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日訊 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指導意見》。今天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司家軍,省交通運輸廳城市交通處處長張曰森,濟寧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運恒,濟南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石軍,山東交通學院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張萌萌,介紹《指導意見》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張萌萌介紹,《指導意見》在原《若干意見》基礎上,從發展目標設定、規劃編制落實、財政政策支持、綠色低碳發展、服務品質提升、健全政策體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合理設定新時期發展目標。原《若干意見》中,運行車速、公交站點覆蓋率、公交車進場率、新能源車輛占比等指標的設置已低于現狀水平,對行業發展已不具有指導意義。《指導意見》中,按照分類指導原則,對不同規模城市的上述指標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并補充了滿意度、建制村客車通達率等指標,指導行業科學發展。
強化城市公共交通的規劃引領。加強城市公共交通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等有效銜接。明確提出將城市公共交通規劃作為空間類專項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明確促進規劃落地實施的政策措施,強調落實城市公共交通配套設施建設用地保障,鼓勵社會資本依法依規參與城市公共交通場站綜合開發。
調整財政支持和補貼政策。根據現行財政政策,提出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國家“公交都市”建設。明確城市公共交通實行成本規制管理,建立健全可量化的城市公共交通成本核算及績效評價體系,加大軌道交通和信息化建設的資金保障力度。明確提出建立市縣兩級財政補貼機制,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續發展。
大力推動公交綠色智慧發展。積極踐行雙碳發展行動,明確提出創建12個全國綠色出行城市、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以上,其他城市綠色出行比例達到50%的發展目標;明確提出除保留必要應急救援車輛外,新增和更新城市公共汽電車全部為新能源車輛,強調新能源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布局,鼓勵燃料電池車輛應用,推動城市公共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逐年下降。明確提出推進大數據、云計算、車路協同等新技術與城市公共交通融合發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發展水平。
著力提升服務品質。構建快干支微分層網絡,持續改善公交可達性和便捷性。鼓勵創新服務模式,拓展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深度和廣度。明確港灣式公交站臺新改建要求,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應用,優化城市公共交通領域適老化服務,全面提升運營、管理、服務水平。
支持公交企業創新發展。明確提出逐步深化企業經營體制機制改革,盤活經營性資產與主業相關的經營性業務。支持公交企業資本多元化、業務拓展市場化,拓展行業相關輔業所得收益用于彌補主業虧損,改善財務狀況,增強內生動力,促進公交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