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6日訊 讀報告,關鍵是讀變化。
而變化,往往既是各項工作的著力點,又是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2023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就當年十個方面的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則強調今年要重點抓實抓好十二個方面的工作。
從“十”到“十二”,今年的報告中,究竟多了什么,又有什么值得關注的新意?
第一,數字經濟更受重視。
數字經濟是山東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嶄新賽道、關鍵增量和戰略支撐。目前,數字經濟正在扛起山東經濟的半壁江山。
報告提到,2024年,山東將加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夯實數字經濟底座。如繼續發揮海爾卡奧斯、浪潮云洲、勝軟云帆等國家級“雙跨”平臺作用,新培育50家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30家“產業大腦”,繼續夯實先發優勢、培育新動能。
山東工業互聯網發展起步早、優勢強,國家級“雙跨”平臺總數居全國第二,近年來加力推動企業以高質量“智改數轉”實現轉型,促進實體經濟增長。
山東省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梁海山表示,“下一步,卡奧斯將推動工業互聯網在省內多個城市規模化落地,不斷拓展‘工賦山東’版圖,同時通過匯聚生態資源,打造更多適用于中小企業的‘小、快、輕、準’的數字化產品和服務,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轉型意愿?!?/p>
第二,城鄉融合更加充分。
縣城位于“城尾鄉頭”,對我國新型城鎮化戰略具有獨特作用。
2024年,山東將以縣城為重要載體,以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著力優化城鎮發展格局、深化城市更新攻堅行動、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如支持10個國家級和10個省級縣城城鎮化試點,力爭“千億縣”建設取得新突破,培育100個衛星鎮、特色專業鎮、縣域次中心鎮;穩妥推進160個老舊片區綜合更新,開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56萬戶;全面落實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政策,開工保障性住房8000套,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7萬套等。
一系列目標,旨在用好縣城這一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紐帶,重點補齊城市基礎設施存在的短板弱項,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提質滿足人民群眾就業安家的需求。
山東省人大代表,寧津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成說,今年將聚力打造以特色產業為核心的專業功能縣城,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實施總投資108.59億元的6大類79個城建項目。
城鄉融合是鄉村振興的實現路徑,也是現階段農村自身發展的需求。山東在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過程中推動城鄉協調發展,讓農村發展在城鄉融合中迸發活力,讓城鄉居民同等享有改革發展的豐碩成果。
第三,文化“兩創”繼續走實。
2023年是文化“兩創”提出十周年的一個重要節點,十年間,山東在文化“兩創”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同時也為建設文化強省的下一個階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24年,在繁榮文化方面,山東將繼續立足黃河文化、儒家文化、紅色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打響齊魯文化品牌的一系列工作走深走實。
如加快長城、大運河、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突出抓好“四廊一線”重點項目,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推進齊魯文藝高峰計劃,開展小戲小劇雜技創演、公益電影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等活動;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研學游、非遺游、民俗游、文博游,持續做強“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品牌等。
近期,代表委員們也基于實踐經驗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如山東省人大代表,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國防結合企業發展和工業旅游項目的打造,建議發揮優勢挖掘相關資源,讓工業旅游為城市IP賦能。這為具有先天工業資源稟賦的城市,提供了發展文旅的新思路。
打造文化品牌、滋養文化底蘊,需要久久為功。
可以看到,報告中的“信息增量”,對于我們來說有新意、但卻并不會讓人感到陌生。它們大多基于長期謀篇布局,在新一年里繼續完善細節、壓茬推進,沿著文化傳承創新的主脈絡,穩扎穩打向前走。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大方向”上的“小調整”,也在細節中體現著變化。
如今年山東將科技創新放在了十二項工作的首位,將開展科技領軍企業提升行動、實施先進制造業攻堅行動、扎實開展兩業融合試點等,加快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如辦好民生實事更加注重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山東今年將實施“社區微業”“創業齊魯”等行動,全力穩就業促增收;如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的探索新項目、新模式,優化教育布局,提升教育供給質量。
如外貿外資領域加快培育新動能,叫響“好品山東 魯貿全球”品牌,推動文化貿易“千帆出?!保卣剐滦碗x岸貿易、網絡貨運等新業態新模式……
目標任務中的一系列新變化,明確了山東大干新一年的“施工圖”。步步腳印、年年變化,這里是山東,這里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