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3日訊 這幾天,山東部分地區出現雨雪天氣。由于近期山東降水較常年偏少55%左右,多地借助雨雪天氣形勢,在凌晨連夜開展人工增雨(雪)作業。
山東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消息,2月21日6時-22日6時,濟南、青島、泰安3市人工影響天氣部門利用地面作業裝備開展增雨(雪)作業14輪次。由于此次雨雪天氣過程較弱,且發生在夜間。這次增雨(雪)作業主要集中在2月21日23時至22日3時之間。
而在此之前,山東省氣象臺發布的降水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月21日上午,山東今年平均降水量僅為6.6毫米,較常年偏少8毫米,偏少55%。
此次人工增雨(雪)作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墑情和空氣質量、降低森林火險氣象等級。
人工增雨雪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選擇合適的天氣條件
需有合適的云系,一般云的厚度超過兩千米,有豐富水汽,若為冷云還需缺乏冰晶,且云體外圍有充足水汽補給。
選取有效的催化劑
成核劑:如碘化銀,其晶體結構與冰晶相似,能大量產生凝華核,播撒到云中可充當人工冰核,使水汽和過冷水滴在其表面凝華增長。
制冷劑:像干冰、液態二氧化碳、液氮等,干冰溫度極低,可使周圍水汽迅速冷卻凝結成冰晶,在冷云中形成大量冰晶。
吸濕劑:鹽粒、尿素等,用于暖云催化時,能吸附云中水分變成較大水滴,促進云滴碰并增長。
運用不同的作業方式
飛機作業:飛機進入云中后,利用機載播撒裝置燃燒碘化銀煙條等對目標云系實施催化。可直接將催化劑播入云中合適位置,機動性強、播撒均勻、影響面積廣,適合大范圍降水云系作業。
火箭作業:利用火箭發射架將含有碘化銀等催化劑的火箭彈發射到云中,火箭彈到達空中一定位置后,催化劑被自動點燃,沿途燃燒播撒,能將催化劑播撒得更集中、形成冰核濃度高,適合飛機難以進入的對流云作業。
高炮作業:在地面利用高炮向空中目標云發射含有催化劑的炮彈,炮彈在云中爆炸,將催化劑播撒在云中,適合對局部區域的云進行催化作業。
煙爐作業:主要依靠山區迎風坡的上升氣流將碘化銀等催化劑輸送入云中。對于較難或不能申請作業空域許可的城市及周邊區域,以及針對山區地形云的作業較為適用。
進行效果評估
作業結束后,需綜合雷達回波、地面降水量、衛星云圖等多方面數據,評估人工增雨雪的作業效果,分析是否達到預期的增雪量或增雨量,為后續作業提供經驗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