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06-25 07:57:06
原標題:故鄉的湖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故鄉的長春湖,是因為長春真人丘處機而得名,丘處機的村莊就位于湖畔東南側。故鄉棲霞,自古就是霞光棲息的丘陵地帶,風靜水平,景色宜人。元代詩人王君實路經棲霞,留下千古傳誦的詩文:“蓬萊南境是棲霞,近水依山數百家。風俗若能存古意,武陵誰去覓桃花。”
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從書本上認識了大海,被蔚藍的大海陶醉了,要求父親帶我去海邊撿拾一枚貝殼。父親每次答應了,卻總不見行動。我并不知道,棲霞是膠東唯一不靠海的屋脊地帶。
終于,一個夏天的清晨,在我的哭鬧中,父親決定用自行車帶我去看海。
從小山村到煙臺市有80公里,且山路起伏不平,至少需要4個小時才能趕到海邊。我不知道大海在哪個方向,也不知道大海距離我們山村有多遠,自從坐上自行車那一刻,我的心就已經飛到了海邊。
晨霧繚繞了路邊的楊樹柳樹,鳥兒在樹葉間跳躍著歌唱著。我瞪著一雙驚奇的眼睛,打量從眼前滑過的景象:公路邊蜿蜒流淌的河水、依河而棲的山村、山村背后的層層梯田,還有兩條沒見過世面的小狗,跟在自行車后面胡亂吠叫。對于一個8歲的孩子來說,一切都是新鮮而陌生的。
大約一個小時后,我突然興奮地拍打父親的脊背,一驚一乍地喊,“大海、大海,我看到大海了!”我迫不及待地從自行車后座上跳下來,奔向一片寬闊的水面。父親急忙喊,“回來,這不是海,大海還遠著呢!”我說你騙我,這就是大海。
在我看來,眼前碧波蕩漾的水面就是在書本上認識的大海,寬闊的水面上飛翔的鳥兒,必定是海鷗了。
父親想了想,順坡滾驢地說,以后好好讀書,還有比這大的海呢,讀好書去看更大更大的海。
長春湖位于棲霞縣城以北兩公里,10平方公里的湖面當中,點綴著大大小小十幾個島嶼,在霧氣的籠罩下,這些島嶼朦朧而婉約。但很快,太陽從東山頂探出半個腦袋,耀眼的光芒染紅了天邊的云彩,山間的薄霧一絲絲淡去,可以看清島嶼上郁郁蔥蔥的樹木了。湖面也明亮起來,瀲滟的波光金燦燦的,有魚兒躍出水面,劃出一道閃亮的弧線。這個景象,為我的童年涂上了夢幻般的色澤,從此牢牢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18歲那年,我當兵來到北京。每當想家的時候,我的眼前就會出現波光粼粼的湖水,出現朦朧而婉約的島嶼,長春湖成為我對家鄉思念的載體。
當兵第三年的夏末,我從北京回鄉探親,當天晚上就迫不及待地趕到了長春湖。是一個有月亮的晚上,大半個月亮落在湖水中,隨著細碎的波浪起伏搖曳,醉了一般。天空有一些潔白的云彩,散淡地漂浮著,在月色的映照下透亮而柔軟。湖面鋪了一層銀光,放眼望去,如明鏡一般。那些靜立在湖中的島嶼,一半披了月色,一半隱在暗影里,仿佛一尊尊巨大的羅漢。
我在湖邊大幅度彎下腰,讓嘴唇輕輕觸碰湖水,封存在心底的思念頃刻間變得滾燙起來,便有淚水涌出眼窩。我掬一捧湖水,沖洗掉臉上的淚水,稍稍側轉身,讓微風吹拂在臉上,無比愜意!
走吧,繞湖邊走走。踩著雜草叢生的小路,腳下是一片啾啾的蟲聲。大約走了兩公里,光線突然黯淡下來,我有些吃驚,抬頭仰望天空,月亮還在,又扭頭看湖面,這才發現湖中有一座島嶼,距離湖邊只有30多米遠,月光把島嶼的陰影投在了小路上。據說,這座島嶼上曾經生存著大量的蛤蟆,有一年棲霞遭遇蝗災,鋪天蓋地的蝗蟲撲向長春湖邊的農田,就在百姓束手無策的時候,島嶼上成千上萬的蛤蟆出動了,浩浩蕩蕩地開進農田,經過幾天幾夜的生死決戰,將肆虐農田的蝗蟲全部消滅了,蛤蟆也因為吞食大量的蝗蟲而死去。為了紀念這些蛤蟆,當地百姓把這座山稱為“蛤蟆山”,并在山上立了一塊石碑。后來,盡管島嶼上已經沒有蛤蟆了,但每年都有百姓去島嶼上燒香,祈禱蛤蟆保佑他們的農田五谷豐登。
站在蛤蟆山的陰影里,我側耳細聽,希望能聽到幾聲蛤蟆叫,然而聽到的卻是魚兒躍出水面的潑哧聲。
再往前走就是臥龍嶺,聽這名字就一定有故事。長春湖十幾座島嶼,每座島嶼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也正因為這些傳說,長春湖才更讓我夢牽魂繞。
隨著思念一天天堆積,終于有一天,我拿起筆來,寫家鄉的人和事,寫家鄉美麗的傳說,讓那些濃得化不開的思念,從筆尖流淌出來,流淌成一行行美麗的文字,用一部長篇小說《牟氏莊園》以及同名改編的電視連續劇,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我的家鄉。
多年以后,我周游了很多城市,也見到了很多個大海,但在我心中,最美的還是家鄉的長春湖,長春湖就是我心中的“海”。尤其最近七八年,棲霞成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長春湖被打造成為集歷史文化、生態文化、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生態型旅游度假區。沙灘、帆船、快艇,還有兒童游樂園,這些美景如同海邊一般迷人。湖邊不再是雜草叢生的小路,而是寬闊的柏油路和彩虹般的跨湖大橋。到了夜晚,五顏六色的路燈把湖邊點綴得如詩如畫,成群結隊的市民在斑斕的燈光中散步,仿佛走進一個童話般的世界。
長春湖周邊的村莊,早已不是先前低矮的瓦房,而是一棟棟拔地而起的樓房。樓房的四周,是一片片果園和蔬菜大棚。新建的政府大樓、行政中心、棲霞一中和棲霞市人民醫院,依次屹立于湖邊,將倒影鋪陳在湖面上。長春湖西北角的“太虛宮”修繕一新,這里曾經是丘處機為百姓治病的場所,如今香火繚繞,游人如織。湖邊最醒目的,是十幾塊高高聳立的廣告牌,中國蘋果之都、中國旅游之城、中國文學之鄉……每一塊牌匾的背后,都有棲霞人在鄉村振興中的奮斗故事。
如今,我已臨近退休,在異鄉漂泊了四十多年。有一天,我夢見自己回到了故鄉,夢醒后做出一個決定,退休后回家鄉養老,就住在長春湖邊。
有了這個想法后,我便回到家鄉棲霞,在長春湖畔新建的小區購買了一套合院。說真的,現在中國的鄉村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很多縣城小鎮的居住條件跟大城市并無差異,而且隨著鄉村振興的腳步,會越來越好。小區就是一個大花園,里面的房子像千姿百態的樹木一樣,只是花園里的點綴。這里房子不僅僅是用來居住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安放我這顆漂泊的心。我終于可以依偎在長春湖邊,吟誦“蓬萊南境是棲霞,近水依山數百家。風俗若能存古意,武陵誰去覓桃花?!钡脑娋洹?/p>
這樣想著,心里一陣溫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