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2022-11-04 10:34:11
原標題:詩歌里的天津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原標題:詩歌里的天津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詩歌里的天津
( 2022-11-04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神州風物
本報記者白佳麗
詩詞歌謠,在歷史長河中為人傳誦,被人銘記,用精巧的語言構建出彼時的風云變幻和世情人心。穿越時空,重溫詩詞歌謠里的天津,這是怎樣一片真實、熱血的津沽大地?
金戈鐵馬古薊州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李白《北風行》
這是唐代詩人李白筆下的薊州。
燕山高聳,雄關巍峨,在大山和平原交匯處,天津市薊州區嵌于其間。這自古以來的戰略要地,因毗鄰京城,素有“畿東鎖鑰”之稱。
天津作為一個在史料中可以查到明確建立時間的城市,建城618年。而天津北部的薊州,則有著更為久遠的行政建制史,古稱無終、漁陽、薊州。
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臺。
應龍已不見,牧馬空黃埃。
尚想廣成子,遺跡白云隈。
初唐詩人陳子昂來到古漁陽時,如此感嘆。
詩仙太白的足跡,也曾抵達這里。李白為當地獨樂寺寫下的“觀音之閣”匾額,依舊懸掛于古剎之上,令來往游客喟嘆。而那首抨擊安祿山挑起戰禍的《北風行》,也是他游幽州時所寫。
漁陽突騎猶精銳,赫赫雍王都節制。
猛將飄然恐后時,本朝不入非高計。
祿山北筑雄武城,舊防敗走歸其營。
系書請問燕耆舊,今日何須十萬兵。
——杜甫《漁陽》
安祿山的主力部隊就駐扎在漁陽。杜甫的《漁陽》一詩,真實地再現了當年的歷史場景。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長恨歌》
唐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以十五萬之眾,從漁陽舉兵叛唐。白居易的《長恨歌》,記錄了安祿山起兵之事。
一個朝代的三位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仙、詩圣、詩王,給后人留下了天津薊州發生的這段改變了唐朝命運的歷史真相。真筆觸、真性情之下,還原出了歷史的本來模樣,那些文字里的金戈鐵馬,加厚著歷史的記憶。
時間來到明朝,名將戚繼光站立在位于薊州的盤山之頂,用一首《登盤山絕頂》抒懷:
霜角一聲草木哀,云頭對起石門開。
朔風虜酒不成醉,落葉歸鴉無數來。
但使玄戈銷殺氣,未妨白發老邊才。
勒名峰上吾誰與,故李將軍舞劍臺。
“南倭北虜”,東南沿海一帶倭寇的侵擾和北部邊境蒙古騎兵的襲擾,是長期困擾明朝、危及大明江山的兩大難題。
薊州的重要性再次凸顯。為加強北方防務,明朝將長城沿線劃分為數個防御區,分別駐有重兵。而薊鎮,擔起了拱衛京師的職責。
明隆慶二年(1568年),平息了東南沿海“倭寇之亂”的戚繼光,奉命北調練兵,鎮守薊鎮關隘。并對薊鎮長城沿線進行了包磚大修,期望這道堅固且連綿的長垣,能夠保大明太平。
戚繼光鎮守薊鎮的十多年里,薊門固若金湯,蒙古部落始終無法攻入。
而這位杰出的軍事家,還有一個當代鮮有人知的身份——詩人。實際上,他的詩才,被譽為“格律頗壯”,“近燕趙之音”。
烽火早已遠去,長城從中國的軍事防御線,演變為草原文化和農耕文明的融合線,成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見證。而薊州的長城,也因為一代名將戚繼光,在詩詞的世界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貫通南北大運河
運河,與長城一樣,亦是人類歷史上的工程壯舉。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是中國的文化血脈。
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的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它由京杭大運河、隋唐運河和浙東運河三部分組成,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安徽等地,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唐代詩人皮日休在《汴河懷古二首》中這樣評價開通大運河的價值: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千百年來,運河養育了歷代的百姓,沿線積累了豐富璀璨的文化遺存。2014年,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居于運河重要位置的天津,被稱為“大運河載來的城市”。京杭大運河在天津境內分為南運河、北運河兩段,總長170多公里,在三岔口匯入海河后經大沽口流入渤海。
如今,在三岔口,“天津之眼”摩天輪跨河而起,成為當代天津的旅游地標。
回到明朝。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率軍南下,從天津三岔口渡河,而后攻入南京。朱棣登基后,讓群臣為三岔河口獻名,最終選中“天津”二字,意為“天子津渡之地”,天津由此得名。
隨著朱棣遷都北京,天津成為京城門戶,軍事地位更為重要。明永樂二年(1404年),朱棣在天津設衛。
運河南北全線疏浚通航后,明廷停止海運和陸運。運河作為漕運的主渠道,帶動了當地的人流、物流和商貿活動,天津也成為朝廷漕運儲糧的基地。
“三岔口,停船口,南北運河海河口。貨船拉著鹽糧來,貨船拉著金銀走。九河下梢天津衛,風水都在船上頭。”
這首流傳的民謠,反映了天津漕運的盛況。
明清時期,天津運河都是漕糧抵達京師的要道,在京杭大運河中處于樞紐地位。
“二水斜通海,孤村合抱城。”
明代詩人李東陽生動地描述了當時三岔口和天津城的地形地勢。
連通南北運河,溝通海運漕運。天津作為大運河沿線的重要城市,運河文化應運而生。而碼頭上的文化,也滋養著這座因運河而生、因運河而興的北方城市,直至今夕。
清代時,直沽漕運達到了鼎盛,三岔河口復現了元代詩人張翥詩文中“一日糧船到直沽,吳罌越布滿街衢。新詩將作如千首,為問郯郎有買無”的景象。
如今,徜徉在位于天津市西青區的楊柳青古鎮,遙想李東陽在《過天津》一詩中描寫的“千家市遠晨分集,兩岸沙平夜退潮”。天津那時早晚集市的熱鬧景象,撲面而來。楊柳青古鎮,也在舊貌新顏中,成為游客喜愛的打卡地。
百年風骨大學堂
走進天津大學,北洋紀念亭的穹門之上,“北洋大學堂”五個字和“1895”這個年份,昭示著歷史的滄桑。
1895年,由光緒皇帝批準、盛宣懷出任學堂首任督辦的“天津北洋西學學堂”在天津成立,后更名為北洋學堂。直至20世紀50年代,與河北工學院合并后更名為天津大學。
花堤藹藹,北運滔滔,巍巍學府北洋高。悠長稱歷史,建設為同胞。不從紙上逞空談,要實地把中華改造。窮學理,振科工;重實驗,薄雕蟲。望前驅之英華卓犖,應后起之努力追蹤。念過去之艱難締造,愿一心一德共揚校譽于無窮。
——《北洋大學校歌》
由廖輔叔作詞、蕭友梅作曲的《北洋大學校歌》,體現了其“興學救國”的根脈。北洋學堂的創辦,開啟了中國近代教育的新里程。
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嚴復是一位繞不開的人物。
位于天津市南開區的古文化街上,有一座“嚴公館”。百年前,教育家和翻譯家嚴復就住在這里。
嚴復曾被梁啟超譽為“于中學西學皆為我國第一流人物”,他任總教習的北洋水師學堂,是中國北方第一所海軍學校。
從1881年起的20年間,北洋水師學堂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學生,其中大多成為海軍棟梁,許多人陣亡于甲午海戰之中。畢業生中,就有創辦南開大學的張伯苓。
1900年,北洋水師學堂毀于八國聯軍的炮火之中。從籌設到停辦,嚴復與北洋水師學堂相始終。
“鼴飲津沽水,燕居二十春。”
嚴復的這句詩,濃縮了這段在天津的歲月。
1897年,嚴復等人在天津創辦《國聞報》,這是近代天津第一份由中國人自辦的報紙,與梁啟超等人在上海辦的《時務報》南北呼應,成為宣傳維新思想的兩大輿論陣地。
1898年,嚴復的譯作《天演論》正式出版發行,宣傳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喚醒國人救亡圖存。天津一時成為先進文化的中心之一。
戊戌變法失敗后,嚴復在天津寫下《戊戌八月感事》,痛悼六君子。
求治翻為罪,明時誤愛才。
伏尸名士賤,稱疾詔書哀。
燕市天如晦,宣南雨又來。
臨河鳴犢嘆,莫遣寸心灰。
——嚴復《戊戌八月感事》
愛國,是天津學人永恒的主題。
與天津大學毗鄰的南開大學亦是如此。南開大學的中心花園東側,有一座校父嚴修的半身銅像,與張伯苓校長的塑像比肩而立。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這八個字是嚴修和張伯苓共同制定的南開校訓,作為南開精神代代相傳。
渤海之濱,白河之津,巍巍我南開精神。汲汲骎骎,月異日新,發煌我前途無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純,以鑄以陶,文質彬彬。渤海之濱,白河之津,巍巍我南開精神。
——《南開大學校歌》
這首南開大學校歌,創制于五四運動前夕。歌詞短小而規整,旋律鏗鏘而奔放,展現了南開學子的精神風貌。
從1919年至1948年,張伯苓在擔任南開大學校長近30年的歲月里,把教育救國作為信念,創辦了南開中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等南開系列學校,形成了著名的南開教育體系,為國家培養了包括周恩來在內的大批人才。
但很少有人知道,張伯苓也是奧運會在中國的最早倡導者,被譽為“中國奧運第一人”。張伯苓曾明確提出,教育一事,尤要在造成完全人格,德、智、體三育并進而不偏廢。
而“傳愛國之道”,是南開大學師生刻在基因里的信念。時光倒轉至1935年9月17日,在南開大學新學年“始業式”上,時任校長張伯苓提出了振聾發聵的“愛國三問”,燃起了熱血青年的愛國斗志。
“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
如今,這承載著赤子情懷的“愛國三問”,依然在每個南開學子和中國人的心中激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