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3-01-10 09:25:01
原標題:以“兩山”轉化推進共富綠美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以“兩山”轉化推進共富綠美
來源:中國環境報
◆本報記者 肖琪 通訊員 董浩
在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毛垟鄉的苔蘚基地內,村民毛玉榮正為漂在水田上的苔蘚除草。小小苔蘚,讓毛玉榮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的美好愿景。而對于毛垟鄉而言,一座“苔蘚小鎮”應運而生,毛垟鄉利用當地特色生態資源,實現“兩山”轉化,走出了一條“紅綠融合”的鄉村振興之路。戶戶增收,人人欣喜。截至目前,苔蘚產業已為全鄉200余戶農戶提供就業崗位,實現每年每戶增收1.3萬元。
通過“兩山”轉化,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落地,這是毛垟鄉所走的綠色發展路徑。2022年以來,我國在更大范圍內大力推行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和“兩山”基地創建工作。截至目前,生態環境部共命名6批468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187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在提高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等方面,發揮了標桿引領的重要作用。
因地制宜,打通“兩山”轉化路徑
作為偏遠山區鄉鎮,一直以來,毛垟鄉受區位偏遠等內外因素制約,面臨著沒有產業、增收困難等現實問題。毛垟鄉黨委書記雷曉華告訴記者:“為了扭轉這一局面,我們梳理了鄉域的生態特色和物種資源,找到了支撐發展的特色苔蘚產業?!?/p>
依托苔蘚產業,毛垟鄉的村民吃上了“生態飯”。“我在苔蘚產業園里從事除草、養護等工作。時間自由,收入也很可觀。疫情期間,工作也沒間斷過。”毛玉榮告訴記者,依靠苔蘚,他可獲得5萬—6萬元的年收入。
如今,毛垟鄉的苔蘚種植已由最初的陸地栽培升級到水上栽培、林下種植、邊坡種植、苔魚共生等多種模式,這也讓村民增收的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
實際上,“兩山”轉化的要義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探索綠色可持續發展路徑?!拔覀兂颂μ\種植外,還推出苔蘚科普研學、苔蘚綠化景觀工程建設、苔蘚文創產品研發。文創產品已從最初的盆栽、掛畫,升級到苔蘚飾品、苔蘚微景觀、苔蘚茶等產品。未來,還將在食用、藥用領域進一步拓展?!崩讜匀A表示。
今年以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作為踐行“兩山”理念的重要實踐平臺,持續鼓勵地方政府創新探索“兩山”轉化行動實踐和制度實踐。
2022年6月,浙江省發布《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其中專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一章,使“兩山”轉化有了制度保障。山東省棲霞市則進一步構建以環境保護為核心、以生態貢獻為標尺、以資源要素為動力的生態考核指標評價體系。
如今,“兩山”轉化的行動實踐和制度實踐,將持續引領各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實踐引領,綠水青山為發展賦能
苔蘚產業的發展為毛垟鄉注入了強勁活力。不僅如此,在雷曉華的帶領下,毛垟鄉還在紅色旅游上下功夫,整合資源推出了一系列紅色旅游套餐。
目前,毛垟鄉整合推出浙西南革命課程與“紅色毛垟 苔蘚小鎮”智慧旅游APP,形成了完整的紅色旅游教學體系。全新打造后的毛垟鄉煥然一新,紅色教育基地更是引來80余萬名游客,旅游經濟收入達1900余萬元。談到未來,雷曉華信心滿滿:“我們將繼續以黨建引領‘紅旅融合’發展,推動生態顏值向經濟價值轉化,培育以生態農業為基礎、特色基地為紐帶、紅色旅游為驅動的發展新業態?!?/p>
在毛垟鄉,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局面正在形成。實際上,全國各地的“兩山”基地在資源稟賦、發展階段、區位條件、功能定位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這也使得各地在探索“兩山”轉化路徑時各有特色,形成了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工業、“生態+”復合產業、生態市場、生態金融、生態補償等多種實踐模式。
如今,多種實踐模式都為全國“兩山”實踐提供了經驗借鑒和參考樣本,在推動生態惠民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
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積極探索“以竹代塑”產業道路,研發出全國首個竹鍵盤、竹鼠標等產品,暢銷歐美地區,實現一根竹子價值翻了幾十倍的奇跡。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單株碳匯交易正在提升山區空氣的價值,盤活林木資源,將青山變為“金山”。
而作為“兩山”轉化在項目運作層面的具體應用,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在很多地方也取得了較大進展。截至目前,征集批準了兩批共94個試點,向金融機構推送118個項目進入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以福建省莆田市木蘭溪綬溪片區為例,這里通過EOD模式,探索打造“山水林田湖草城”有機融合的“城市客廳”。將生態環境治理與經營性產業開發一體實施,實現產業收益對生態環境治理的反哺。
如今,“綠色”已經成為生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兩山”實踐創新基地也成為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典范。站在新起點,迎接新挑戰。全國各地還將持續探索更多轉化路徑,實現共富綠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