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3-03-29 10:09:03
原標題:打造學科特色 發揮區位優勢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打造學科特色 發揮區位優勢
來源:中國教育報
“泰山巖巖,魯邦所詹。”泰安市占山東省黃河流域面積的47.5%。作為一所駐泰省屬綜合類高校,泰山學院積極融入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遵循“科學發展、特色發展、突破發展、合作發展”的工作思路,充分打造學科特色,發揮區位優勢,通過優化專業結構、凝練科研方向、搭建合作平臺,招引對口專家人才、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探索交流合作機制,在黃河生態旅游、黃河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泰山黃河“山河文化”交融等方面持續發力,為山東省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用力唱響黃河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新序曲
2023年年初,學校首個面向服務黃河戰略布局謀劃的協同創新中心——“黃河中下游遺產地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獲批山東省立項。該中心匯聚了甘肅、陜西、山西、河南等省份及省內的多家高校和行業企業,是學校主動融入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以科技創新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
黃河中下游遺產地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以建成國內一流的生態旅游學術平臺、旅游產業創新創業高地和黃河中下游旅游產業發展智庫及高端人才培養基地為目標,致力于加快推進黃河流域遺產地旅游現代化建設,建立黃河流域遺產地旅游信息數據庫,完善黃河流域生態旅游部門協同機制,為黃河流域遺產地培育2—3個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龍頭旅游企業,推動打造形成100億級規模旅游產業鏈,提升黃河流域生態旅游核心競爭力。
“泰山學院將以‘黃河中下游遺產地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為平臺,積極推動協同單位開展務實有效的合作,打造智慧旅游共同體,匯聚黃河生態旅游新合力,齊聲唱響黃河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新序曲。”黃河中下游遺產地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帶頭人、泰山學院院長彭淑貞信心滿滿地說道。
多年來,學校依托文旅專業特色優勢,積極配合地方共建黃河文化旅游長廊。借助泰山、徂徠山、黃河、大汶河、東平湖等“山河湖”文化內涵和生態優勢,開展針對性旅游發展規劃,整合休閑、娛樂、觀光、體育、健康、頤養等資源,構筑了一批景區依托型、田園觀光型、休閑度假型、古鎮古村落型、農耕民俗體驗型等鄉村旅游集聚區,推動黃河流域與泰山區域各類遺址遺產遺跡“串珠成線”、以點帶面,并聯合沿黃地區推出一批精品文旅線路,培育一批研學旅行示范基地,建成黃河流域文旅融合產業帶,進一步完善提升生態游、研學游等旅游新業態。
用心唱好黃河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新樂章
學校聚焦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精準定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與服務黃河流域綠色生態農業兩大基點,強化高水平團隊建設,開展跨地區交流合作,以高水平科研深度服務黃河流域生態及產業發展。
生態美,推進黃河流域綠色發展。學校以東平湖、大汶河流域生態修復、資源保護與利用等研究項目為基礎,針對性開展“黃河流域山東段‘山水林田湖草’空間分異特征及生態保護路徑研究”和“旅游產業系統環境脆弱性時空演變與驅動機制研究”,構建促進研究區生態保護與修復的多元路徑。趙仕華團隊在沿黃省市開展“黃河流域淺層生物氣調查與開發項目”,建立了黃河流域煤層氣和淺層生物氣監測、調查、評價、開發一體化技術方案,為黃河流域清潔能源和煤礦安全提供技術支持。同時,團隊開展的“黃河三角洲土壤質量調查項目”,對黃河流域土壤、地下水進行監測和污染物成因分析,建立污染物數據庫,為山東省黃河流域污染防治提供技術支持。
產業興,繪就黃河流域富民畫卷。學校積極推動黃河流域農業科學研究,加強黃河流域農村產業建設,不斷拓寬農業新技術領域。陳亮團隊開展的“高標準農田實時信息監測系統項目”,實現了農業精準生態環境數據監測以及無人機視頻監管,已申請7項國家發明專利,大大提升了黃河流域現代農業信息化管理質效。秦偉帥團隊開展的“黃河流域東平泉靈酒莊櫻桃白蘭地制備新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既解決了櫻桃過剩、易腐爛難以儲存的問題,又克服了果膠含量高的水果發酵酒甲醇超標的技術難題,為山東省黃河流域櫻桃酒加工產業提供了創新轉型的科技支撐,對黃河流域林果種植和富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該團隊研發的泰山櫻桃白蘭地榮獲2019年中國優質葡萄酒挑戰賽白蘭地專項比賽金獎、2022年國際葡萄酒(中國)大獎賽(IWGC)金獎。
用情唱齊泰山黃河“山河文化”交融“雙曲目”
近年來,學校聚焦文化保護傳承,扎實做好山水結合文章,致力于講好泰山腳下的黃河故事。依托泰山文化,挖掘東平湖、大汶河流域民間文學、傳統工藝、地方戲曲、風土人情、餐飲文化、神話傳說、名人軼事、民間故事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泰山文化、黃河文化“山河同唱”。突出泰山自然人文稟賦,加強黃河文化交流協作,彰顯黃河風采、泰山風范,打造黃河文明、泰山文化對外交流對話、互學互鑒的高端平臺,參與泰山國際文化論壇與“河和之契”2021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示周等重大節慶活動,擴大泰山文化、黃河文化在國際國內的地位和影響力。著力挖掘黃河流域山東地段支流區域內的文化,開展黃河、運河、大汶河流域考古發掘與研究,與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共建“東平縣單樓遺址”等考古發掘基地,舉辦“山水中國與文明曙光”學術研究會。汶陽田農耕文化研究團隊以稀見家乘譜牒、碑刻、筆記、口述、實物、地方志、實地踏訪所獲具有特色的鄉邦資料作為支撐,開展汶陽田農耕文化研究,對傳承黃河下游農耕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黃河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學校將黃河文化與泰山文化相融合,深入提煉挖掘山東“一山一河”文化中蘊含的生態文明思想、高質量發展理念、保護“母親河”意識等思政元素,將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引入課程思政,編寫相關教學案例,引導學子學習黃河文化,真正讓黃河文化在課程思政中“用起來”“活起來”“火起來”。2023年,學校8門黃河文化特色課程獲評“山東省本科高校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課程思政優秀案例”。
此外,學校還積極開展新時代黃河文化主題優秀藝術作品創作,用文藝作品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努力讓更多高雅藝術、精品文化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走進“尋常百姓家”,《風弄黃河花異香》《灘區新居》《黃河上的樂章》等一系列油畫、攝影作品在各級各類比賽中斬獲佳績,成為展示黃河文化和中華文明的新窗口。
(王磊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