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法院報
2025-02-18 09:06:02
原標題:耿法官“滅火”記
來源:人民法院報
原標題:耿法官“滅火”記
來源:人民法院報
□王逸群 宋偉瑜
“老張,今年的茄子秧打算怎么處理?可不能就地焚燒了。”
“耿法官,我肯定長記性了,以后再也不惹麻煩了。”
臨近元宵佳節,山東省蘭陵縣人民法院磨山人民法庭法官耿學軍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踏上了回家的路。
這條鄉間小道他已來來回回兩年多,遠遠地看見一片菜地,他突然想到了2024年元宵節時發生的案件,掏出手機撥通一串熟悉的號碼,便有了開頭的對話。
老張口中的“麻煩”,指的是一年前的那場大火。74歲的老張家住蘭陵縣耿墩村,閑暇之余和老伴在自家菜畦內種植了幾壟茄子,茄子成熟采摘后,茄秧就堆在了地頭。
由于年事已高、體力有限,老張懶得收拾,便點把火將茄秧燒凈。豈料西北風一吹,火勢越來越大,剎那間蔓延到了附近的農機棚。老張趕緊撥打火警119,無奈為時已晚,農機棚很快就淹沒在火海中。
“眼瞅著要春耕了,我們可指望出租這些設備養家糊口!”“棚子燒成這樣,得給我們一個說法!”農機棚的主人、同村的王家兄弟說道。
王家兄弟五人當初湊錢建起了這個農機棚。火災發生后,王家兄弟找到老張,索要賠償10萬元。但老張認為對方是獅子大開口,而且自己并非故意所為,一口咬定“最多給1萬元”。
“我們的棚不能白燒!”“就10萬元,1分也不能少!”老張的態度讓王家兄弟氣不打一處來——地里的火滅了,王家兄弟心里的那團火卻燒起來了。
為了解決矛盾,鎮上、村里多次組織調解協商,但雙方始終針尖對麥芒。氣不過的王家老三跑到老張家討說法,情緒激動破口大罵,被當地派出所治安拘留。
農機棚被燒還未得到賠償,自己人卻被拘留,王家兄弟的“心火”燒得更旺了。
“去告他!”2024年4月初,案件到了耿學軍手里。“6名當事人,年齡最大的74歲,最小的53歲,雙方情緒難以掌控,如果處理不好,可能誘發極端行為。”耿學軍仔細分析案情,這起看似簡單的案子,由于當事人之間的沖突不斷升級,處理起來非常棘手。
想要“滅火”,查清原因是前提。耿學軍第一時間向駐地消防隊、派出所調取相關材料,核實起火點位于老張的茄子地,起火原因系焚燒茄子枯枝引燃周邊可燃物。
緣由弄清了,可是得賠多少錢,成為案件最大焦點。耿學軍將老張和王家兄弟請來一起,雙方談談賠償金的事,看看能不能達成和解。
“那些設備修修還能用,我只能給1萬元……”調解中,老張雖自知理虧,心有賠償之意,但一番言語卻是火上澆油,王家兄弟堅持向法院申請司法鑒定。
“依據鑒定結果可以作出判決,但是簡單一判了之并不能真正化解矛盾。”在耿學軍看來,“原、被告經濟狀況較差,司法鑒定不僅增加訴訟費用、加重訴累,還可能引發更大沖突。”
“爭取通過調解找到雙方都認可的平衡點。”第二次調解,耿學軍找來了村干部。為避免現場再起沖突,調解團隊采取“背靠背”方式溝通,從法理和情理角度闡明利害關系、疏導對立情緒,并引導雙方互相理解對方困難。
一番努力后,雙方劍拔弩張的對立情緒終于有所緩和,王家兄弟松口把賠償金降到了6萬元,而老張也從1萬元漲到了2萬元。盡管雙方意向未達成一致,但耿學軍覺得是個好苗頭。
“再來上一場‘及時雨’,把當事人的‘心火’徹底澆滅。”第二天一大早,耿學軍直奔老張家,替他算了一筆賬,如果調解不成,對方堅持司法鑒定的話,又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從老張家里出來,耿學軍馬不停蹄地找到王家兄弟,再次勸說他們考慮老張的實際困難,將損失數額降低些。
當天下午,在耿學軍的主持下,老張和王家兄弟又坐在了一起。得益于前期的耐心溝通,雙方心平氣和。最終,老張同意拿出3萬元賠償損失,王家兄弟也欣然同意,雙方當場完成了交付。
“耿法官,多虧有你,為這事操太多心了。”“感謝法院,我們也能睡個安穩覺了。”老張和王家兄弟說道。
“這事就翻篇了,以后大家還是好街鄰。”地里的火滅了,更重要的是當事人心里的火也滅了,耿學軍打心眼兒里高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