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21-12-06 08:41:12
原標題:妙語連珠、詼諧幽默——奧運健兒走進香港理工大學側記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香港12月5日電(記者韋驊、陳珮盈)“各位學長、學姐好,我是馬龍。”
“汗水是你最好的面膜。”
……
5日的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內掌聲陣陣,笑聲連連。蘇炳添、馬龍、孫一文、呂小軍、崔曉桐、王愛民六名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成員來到這里,為香港市民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報告會。他們正能量的鼓勵給聽眾們送上了一碗碗“心靈雞湯”,而風趣的語言風格讓這場報告會又酷似一場脫口秀。
12月5日,在香港理工大學,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成員孫一文、呂小軍和馬龍(從左到右)在臺下鼓掌。新華社記者王申攝
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在致辭中對代表團表示了歡迎,也邀請奧運健兒們在退役后來理工大學讀書。他甚至當場給馬龍出了考題:“如果你想在巴黎奧運會拿到第三塊個人金牌,你最大的對手是誰?你等一下回答我,作為你來香港理工大學讀書的考試。”
在主題報告環節首先出場的馬龍一上來就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最大的對手,是中國隊,因為誰都很厲害!中國人都會打乒乓球!”會場內立馬迸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馬龍在香港理工大學作報告。新華社記者王申攝
馬龍在隨后的演講中回顧了自己的乒乓球之路,并透露了自己在受傷時下定決心堅持下來的心路歷程。最后他鼓勵大家:“賽場上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輸贏,只有抱著必勝的決心和努力,你才能走向成功。很多時候,我都在想我們需要怎樣的偶像,我想偶像應該是火燭、是鏡子,映照出心懷熱愛、夢想的你們和我們,只要心懷熱愛,永遠都是當打之年!”
呂小軍在香港理工大學作報告。新華社記者王申攝
今夏的東京,37歲的呂小軍成為舉重史上年齡最大的奧運冠軍,“軍神”當天一如既往地詼諧,向聽眾們分享了他保持狀態的秘密。他說:“在你們的觀念中,舉重運動員在十幾歲、二十幾歲最有可能出成績。雖然我已經37歲了,這個年齡在很多人看來都是中年大叔了,我不知道對于大叔這個概念是怎么定義的,但其實我依然年輕,充滿活力。”
“科學訓練就是我舉重生涯永葆青春的秘密,總有人問我,你還練得動嗎?這不是一個問題,因為訓練對我來說輕松快樂。每天來到訓練館,就像普通人走進健身房一樣,我每周舉起的重量可能要以噸計算,對我來說這并不是煎熬的堅守,而是釋放和享受。也許我會堅持到40歲,如果你們在明年的世錦賽上看到我,也不要驚訝,因為我可能還會出現在巴黎奧運會上。”
王愛民教練(左四)與主持人互動。新華社記者王申攝
在6人當中,來自游泳隊的王愛民是唯一一位教練。他登臺后,首先幽默地回應了林大輝發出的讀書的邀請:“好遺憾啊,我趕不上了。”
作為一名冠軍教練,王愛民在會上透露了楊浚瑄、湯慕涵、張雨霏和李冰潔在東京奧運會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中奪冠的背后故事。他說:“賽前動員時,我和運動員說,沒有奇跡不是人創造的,只要你們努力拼搏,拿出你們的最好成績,打出氣勢,你們就有能力創造奇跡,而且你們一定能創造奇跡。這四個姑娘最終不負眾望,在東京賽場演繹了團結一心、其利斷金的奪金時刻,也幫助我圓了30多年的奧運冠軍夢。”
蘇炳添在香港理工大學作報告。新華社記者王申攝
百米亞洲紀錄保持者蘇炳添最后一個登場。作為一名“廣東仔”,蘇炳添全程用粵語發言。
“為什么選擇短跑?”
“因為我從小喜歡看香港的武俠小說,最愛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天龍八部》,我深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那時候,我夢想成為跑得最快的追風少年。”
在32歲的年紀,蘇炳添克服了傷病、實現了“逆生長”,他向同學們分享了三點體會:“一、只要我每天訓練都比其他人快0.01秒,那他們就永遠不能比我快。二、要相信自己能做到,才有機會可能做到。三、時刻保持感恩,始終胸懷祖國。”擲地有聲的話語,將現場的氣氛推向高潮。
香港理工大學現場觀眾感動落淚。新華社記者王申攝
隨后的互動交流環節,既有長者向呂小軍繼續探討“不老”秘訣,也有馬龍對年輕人的寄語,香港同胞與內地奧運健兒的感情進一步拉近。
聽眾祝同學說:“奧運健兒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比如對于目標的追求、夢想的堅持,給我以很大的啟發。他們的說話方式也特別幽默,這次近距離交流,讓他們比在電視上看到的更鮮活、更真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