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網
2017-01-07 20:24:01
原標題:創新驅動的“長江之歌”
上海崇明島,萬里長江奔騰入海的門戶。在這個長江與東海的交匯點上,千年沖積平原堆壘起肥沃的土壤,造就了林木蔥蘢的旖旎風光。它的周圍,環聚了中國經濟活動最活躍的長三角經濟圈,牽引著長江經濟帶上11省市、約205萬平方公里國土的創新發展。
滾滾長江橫貫東西,猶如一條巨龍,串起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帶。在2016年前三季度GDP增速排名中,前5名有4個是沿江省市,分別是重慶、貴州、江西、安徽,重慶更是以10.6%的GDP增速繼續保持領跑——在這背后,是以創新為引領的綠色發展,展現了長江經濟帶的強勁增勢。
做好“加減法”,建設沿江現代產業走廊
“美國有硅谷,中國有光谷”,在位于湖北武漢光谷的園區內,記者參觀了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經過28年的發展,這家高科技企業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光纖和預制棒供應商,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韓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依靠自身的研發和創新,長飛也成為國際先進技術的輸出者和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長江黃金水道,是域內居民寶貴的資源。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既要保住青山綠水,又要實現經濟效益。這看似矛盾的破題之法在于創新。
“創新驅動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要牢牢把握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在改革創新和發展新動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過剩產能上做‘減法’,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形成集聚度高、國際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走廊。”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
在三湘大地,產業“加減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績。2015年,湖南省服務業年均增長11.3%,對經濟貢獻率達到53.5%,文化和創意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9%。有色金屬加工、非金屬礦物制造、黑色金屬加工等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的比重比2010年下降4.6%。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長17%以上,高技術產業年均增長26.3%。
打通創新鏈,促進沿江經濟轉型升級
日前,在四川省成都市雙流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一列懸掛在空中的列車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這是世界首條新能源空鐵試驗線。這種新型城市軌道交通形式安全、綠色、環保、性價比高,它的背后是四川中唐空鐵集團、西南交通大學以及中國中車、中國中鐵、攀枝花鋼鐵公司組成的產、學、研一體化平臺。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強化技術創新,要整合優勢創新資源,打造重點領域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構建服務于區域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高水平創新鏈。”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
如今,萬里長江沿線,創新發展的格局已初步建立。上海張江、武漢東湖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合蕪蚌(合肥、蕪湖、蚌埠)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風生水起,長株潭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和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也如火如荼。
“長株潭地區將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作為戰略重點,長沙將進一步盤活1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家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等科技資源,推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實現創新發展。”湖南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念好生態經,讓創新與綠色融合發展
“建設長江經濟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的轉移升級絕對不是將東部淘汰的產業轉移到中西部。”中共中央黨校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曹立表示,東中西部資源要素具有互補性,長江經濟帶戰略能夠讓沿線省市實現共贏。
創新驅動發展,不單指技術創新,還包含著發展觀念和發展模式的變革。近年來,長江上游的貴州省在大數據領域搶先布局,率先建成全國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試驗區,率先制定大數據發展應用地方法規……2015年貴州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總量達到2000億元,成為我國有影響力的大數據產業基地。
“綠色發展不僅是理念,更是一種手段。”曹立表示,長江沿線省市的綠色生態資源是未來的經濟增長點,例如云南、四川、貴州都可以依托長江優越的自然環境,開發全域旅游,推動區域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