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8-25 15:08:08
敦煌莫高窟前,92歲的孫儒僩與86歲的常沙娜又見面了。兩位滿頭華發的老人握緊雙手,“再過幾天,我們就相識整整70年咯。”
1947年9月,畢業于四川省藝術專科學校建筑科的孫儒僩舟車勞頓抵達敦煌莫高窟。在這里,他遇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首任所長常書鴻之女常沙娜。
“你那時候還是個小姑娘,15歲還是16歲?”在西北生活了大半輩子,孫儒僩說起話來還是濃濃的四川口音。
“15歲,還扎著辮子。你那時也是個20來歲的小伙子啊。”常沙娜笑著說。
到達敦煌后,孫儒僩就在早他一年來到敦煌的段文杰的帶領下,連續看了3天洞窟,了解洞窟時代、壁畫風格、佛經故事等等,對敦煌有了初步認識。彼時,常沙娜也正隨父親常書鴻臨摹歷代壁畫,學習傳統藝術。
此后,兩人顛簸半生、經歷各異。孫儒僩畢生致力于石窟加固,成為敦煌石窟保護的奠基人;常沙娜則求新求變,讓敦煌圖樣、敦煌文化在設計中得到新生。
壁畫、塑像的載體是石窟,石窟一垮,一切皆無。上世紀50年代,在國家文物局、著名建筑師梁思成等的指導下,敦煌文物研究所首次對莫高窟進行了加固。“這項工程是由我設計施工的。就是石頭墻,不搞任何裝飾,到現在都樸樸素素,不喧賓奪主。”孫儒僩說。
1951年,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常沙娜被梁思成、林徽因破格安排到清華大學當助教。1958年,北京開始建造新中國誕生后第一批“十大建筑”,常沙娜在人民大會堂墻楣浮雕、民族文化宮大門裝飾等處都融入了敦煌元素。常沙娜說:“至今走過這些地方我都非常高興,我們的傳統依然保留在這個世界。”
上個世紀的敦煌,人們生活清貧艱苦,除了學習研究外,還要松土、薅草、割麥子。清貧的生活和政治的磨礪鍛煉了他們的性格,讓他們成了“打不走的敦煌人”。孫儒僩便是其一。
還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了敦煌,卻始終對莫高窟魂牽夢縈,成了“敦煌守護眾神”。常沙娜是后一種。
200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孫儒僩先生開始撰寫回憶錄。“莫高窟的牌坊是哪里來的?敦煌藝術研究所時期的聘書什么樣子?現在我就把這些零零碎碎的東西寫下來。不寫,以后就再也沒人知道了。”
在得知92歲的孫儒僩還在記錄敦煌研究院發展歷史的點點滴滴后,常沙娜非常激動。她叫來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再三叮嚀,要把孫老的口述史整理好。
七十載春秋漫漫,兩位老人殊途同歸。保護、研究、弘揚敦煌文化,是他們追求的共同主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