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9-21 09:21:09
新華社太原9月21日電題:昔日沉陷地 如今米糧川——山西屯留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見聞
新華社記者王飛航
房屋開裂、地面裂縫、懸空人家、水源枯竭……山西屯留縣煤炭資源豐富,長期采煤造成區域內地面沉陷和地下水涌出,形成沉陷區3.45萬畝,近年來當地在采煤沉陷區治理中綜合施策,宜田則田,宜水則水,形成了“改造式治田”“景觀式治水”等多種治理方式,把1.2萬余畝塌陷土地恢復再造“米糧川”,為全國采煤沉陷區地質環境治理提供了范本。
昔日裂地變良田 村民有了新盼頭
2012年,國土資源部在全國設立20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位于長治市屯留縣的潞安采煤沉陷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被列為山西省唯一一處,治理范圍涉及屯留縣3個鄉鎮8個村,治理面積12000多畝。
如今,治理后的屯留縣漁澤鎮、上村鎮和路村鄉3個鄉鎮8個村的土地連片平整,1米多厚的新土層,阡陌縱橫,貫通相連,蔚為壯觀。
漁澤鎮崔蒙村67歲的村民李文良說:“過去我們這兒的地都是裂開的大口子,幾乎能把牲口掉進去,機械也下不了田。現如今,直愣愣的坡地變得平坦,跑水、跑肥、跑墑的‘三跑田’變成了保水、保肥、保墑的‘三保田’。”
“通過治理,我們村300多畝旱地變成了水田,其中150畝已經種上了富硒谷子。今年是治理后頭一年,地力還在恢復,畝產按400斤算,收益也比過去種玉米強得多。”崔蒙村村支書陳成林說。
屯留縣國土資源局局長王長勝介紹說,在土地治理中,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是耕地的恢復,我們在改造過程中盡可能加厚土層、提高地力。同時將面積不大、易于恢復的水域進行填埋,重新變為良田;對面積較大的水域,改造成魚塘或景觀湖,形成了“改造式治田”“景觀式治水”等多種治理方式。
重大工程一波三折 以人為本解難題
屯留采煤沉陷區治理項目,是國土資源部2012年批復的重大工程。但項目批復后,由于規劃設計不完善、工作機制不順暢等原因,工程一直沒有進展,審計署2015年底對此提出了明確整改要求。
鑒于工程無法順利推進,長治市國土資源局向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提出“修改設計”申請。2016年10月,屯留采煤沉陷區治理工程所有標段重新開工。
治理首先從上村鎮積石村開始,但施工隊一進駐就遇到了老百姓的阻攔,“我們親人的墳墓都在這兒,不能動!”在了解了老百姓的訴求后,項目組發現積石村的問題是“新墳占地”。
最終,由屯留縣委、縣政府出面,以設立公墓的形式集中進行安置,既解決了群眾墳墓搬遷問題,又節約利用了土地。隨后,這一經驗做法在各村推廣,使項目區內涉及的2796座墳墓全部順利搬遷。
采煤沉陷區內國防電纜、輸氣管道、供水管道、高中低壓線路等設施縱橫交錯。屯留縣想方設法、集中力量協調關系、制定解決方案。工程二、四標段先后重鋪地下電纜1010米,重修下水管道3301米,搶修排水管道2次,確保了項目順利推進。
此外,針對群眾擔心地力下降影響收成的問題,屯留縣政府印發公告,向群眾講清政策,并制定了每畝3年共1000元的地力補償標準,滿足群眾訴求。
宜農則農 宜水則水 特色產業富百姓
“從去年開始,國家資金連同省市配套資金,我們一共投入了1.3億,對屯留3個鄉鎮、8個行政村、12082畝沉陷土地進行治理,如今已全部整理完畢。”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廳長許大純說,治理后的采煤沉陷區耕地平整,道路整齊劃一,積水坑也發展成了觀光休閑產業,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為了充分發掘沉陷區治理的經濟價值,屯留縣堅持“宜農則農、宜水則水”的原則,著力打造生態修復示范區和高效農業集聚區。目前,通過土地整治、河塘開發,以及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采煤沉陷治理區大力發展綠色農業、觀光農業,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產業格局。
“說實話,之前我們也沒想到政府給我們新恢復的耕地能墊一米多厚的黃土,不僅如此,村邊上以前的黑水池也被治理成了清水塘。”漁澤鎮崗上村村民李連恩說,他以前也靠種地為生,今年在鄉鎮幫助下養了魚,如今3000多斤魚苗已經投下水,他算了算賬,一年能多收入七八萬元。
在崗上村,已有3家公司準備投資發展農業項目,分別種植1000畝富硒谷,建設200畝蔬菜大棚,發展3200畝高標準農田;同時,依托抗大一分校崗上村舊址,建設旅游專線、旅游停車場,發展紅色旅游和休閑觀光農業。
業內專家表示,山西因采煤造成的采空區面積近5000平方公里,其中沉陷區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2016年,國家把山西省列為采煤沉陷區治理試點省,屯留縣推進采煤沉陷區治理的成功經驗,可以為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提供重要借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