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7-09-27 08:48:09
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落成一周年,核心區遷出5270人
為“中國天眼”建設搬離家園
楊天信的人生轉了個急彎。出生在貴州平塘縣一個自然形成的巨大洼坑中,他一直以為自己這輩子就得守著這個叫“大窩凼”的地方,望山、種田、喂豬。突然有一天,一口“大鍋”改變了他的命運。
10年前,中國決定立項建設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這個望遠鏡形似一口“大鍋”,從天空中看像一只“巨眼”,科學家們花了數年為這只“中國天眼”選址,最終把建設地定在“大窩凼”。一項人類歷史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建設項目和楊天信的人生相連了。和楊天信家一樣,住在“大窩凼”里的12戶人家都被這口“大鍋”改變了命運——為了給“中國天眼”讓路,他們從2009年起陸續搬離家園。那些日子,只有初中二年級文化水平的楊天信每天出門都會從洼地底看看天,他無論如何也不相信一口“大鐵鍋”能像村民會議上說的看到天上的一切東西,甚至能找外星人。
“莫名其妙,太稀奇!”楊天信說,那時村民們喊著支持國家建設的口號,搬離了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盡管從這個偏僻的山洼洼走到克度鎮上需要兩個多小時,村民們一年到頭手上也沒幾個錢,但畢竟是老屋祖宅,感情很深。
當時,楊天信家的老房子和4畝多水田、30多畝土地、40多畝林地全部被征收,楊天信得到72萬元補償款,一家6口搬進克度鎮上的安置點。新房子花了20萬元,手上留下52萬元作為未來發展的資金。
如今,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已經正式落成一周年,為了嚴控電磁波對望遠鏡的干擾,以射電望遠鏡臺址為圓心、半徑5公里的區域被劃為電磁波寧靜核心區。這些年,陸陸續續有1213戶、5270名村民像楊天信一樣,搬離了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園。
“中國天眼”落成那天,也是31歲的龍世乾搬離老屋之日。他家距離“大窩凼”約1里路,中學畢業后就去東莞打工的他,聽說家鄉要做個大工程,他的第一反應是可以回家找點活干。
春節回家時,家里人七嘴八舌,有的說“世界上就沒有這么大的鍋”,有的說“這不是鍋,是做一件天上的事”,還有的說“那可能是要放顆衛星”。
但沒人能說清到底要干嘛,最終大家一致認為,在家附近建這個“大鍋”最大的好處,就是等建成了從家里過去看熱鬧方便。
2015年,測量房屋的工程人員走進龍世乾家。因為他所在的村處于電磁波寧靜核心區,必須全部遷出。之后,他們賣掉了家里的30多頭豬和100來只雞,收割完最后一茬稻子,離開了。
龍世乾一家人搬進了平塘縣克度鎮馬鞍安置點,原來村里破舊的木屋變成了安置點里的“小高層”,原來房前屋后的稻田變成了花壇草坪。在安置點里做裝修每天最多能掙到200元,龍世乾又干起了裝修的活。原本每天務農的母親在家幫助龍世乾照顧6歲的孩子。
龍世乾覺得整個克度鎮變得幾乎認不出來了:這里成了計劃投資120億元建設的天文小鎮,原本冷清的街道變成了大馬路,從前幾乎沒有什么陌生面孔的地方,現在每天有上千名訪客,新建的天文館還冠上了“國際”的名頭。
天文時空塔、天幕商業街、時光之門這些“高大上”的名字已經讓龍世乾耳熟能詳。“天眼”落成后,他專門帶著一家老小,每人花了50元買觀光車票,進入天眼景區游覽了一圈。
站在最高處的觀景臺上,看著眼前的“中國天眼”,龍世乾對64歲的媽媽說:“這個鍋能看上天上的每一樣東西。”媽媽不住地感慨:“這鍋太大了!太大了!”
孩子在天文體驗館里看得不想走,龍世乾很欣慰,一個落地深山的科學項目給山里的孩子打開了一扇認識大千世界的窗戶,“至少娃娃不會再像我一樣只有初中文化,他們都是要上大學的料”。
現在,龍世乾不吝惜花40元讓孩子去鎮上的球幕電影院看一場只有8分鐘的球幕電影。他憧憬著克度小鎮成為世界天文愛好者的旅游目的地,到那時,他可以當個旅游業的服務者,再也不用像過去務農或者在外打工時那樣過得緊巴巴的。
楊天信用剩余的補償款在克度鎮上開了家汽車輪胎修理店,當地政府提供的技能培訓讓他有了補胎的手藝,來來往往的車輛很多,生意不錯,修理店又擴大規模賣起了名牌輪胎。
“生意穩定,過日子沒問題了?!睏钐煨鸥锌?。開修理店的收入讓楊天信供出了兩個兒子——一個大學畢業,一個在縣公安局做協警,“原來的日子辛苦又不掙錢,娃娃們應該也是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
今年開春,政府組織12家原本住在“大窩凼”的村民參觀“中國天眼”。楊天信帶著媽媽、妻子和兩個兒子爬上700多級臺階,登上觀景臺,在有30個足球場大的“大鍋”前,楊天信揮起胳膊,指向“鍋底”的一角,對兒子說:“我們老家就在那兒。”記者 白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