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17-09-29 11:05:09
低碳城市:什么樣 怎么建
——來自第五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的聲音
本報記者 嚴圣禾 黨文婷
在全球氣候變暖、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大背景下,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追求,也是我國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堅定選擇。
論壇會場所在的深圳國際低碳城本身就是低碳城市建設的一個樣板。許能裕攝/光明圖片
城市作為低碳經濟發展之路上最重要的實施平臺,據國際能源機構(IEA)預測,到2030年,城市能耗將占全球總能耗的3/4。目前,城市已經成為我國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地,把握城市這一碳排放主體,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關鍵所在。
近年來,我國對低碳城市的建設也在不斷進行探索和努力。從2010年7月開始到今年年初,我國已經有87個省市分批次陸續成為低碳試點省區和試點城市。低碳城市到底什么樣?未來該如何走?日前,第五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在深圳龍崗區舉行,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齊聚深圳,共同解讀關于低碳城市的相關問題。
中國低碳城市的努力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定義,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處于較低的水平。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的空間載體,低碳城市不僅要通過創新的低碳技術發展低碳經濟,還需要居民改變生活理念和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城市的溫室氣體排放。
對于當前中國的低碳城市建設,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認為,我國大城市資源集中的集聚效應使得低碳發展的規模效應得以實現,這是非常好的機遇。“我國城市小區常見的塔樓每家每戶的能耗遠比歐洲、美國獨門獨院的房屋更加節能和低碳,中國的城市化是低碳的、緊湊型的城市化。”潘家華說。
無論是“綠色建筑”“綠色出行”等詞匯出現頻率的提升,還是共享單車、環保材料等事物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迅速流行,都從側面反映出綠色發展和低碳城市建設近年來已經使社會生活發生了不小的變革。
“近年來,我國低碳城市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國務院原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前理事長石定寰表示,一方面,科技的進步,使得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清潔能源的應用在廣泛提升,很多低碳試點城市正在采取措施,構建更清潔的能源體系。
據了解,目前北京正在嘗試將能源的消費主體從煤炭變為天然氣。“我們已經資助了65個試點工程。”意大利環境部可持續發展、環境破壞及歐盟和國際事務司司長弗朗西斯科·卡梅拉表示。其他低碳試點城市也正在積極調整能源消費結構,降低碳排放,例如山西省太原市在2016年一年之內,將全市8292輛出租車全部更換為純電動車,成為全國首個出租車完全電動化的城市。
在低碳城市試點效應的帶動下,“十二五”期間,我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8.2%,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了2.6個百分點;2016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了13.3%,單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5%、6.6%,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為2020年達到碳強度下降40%~45%的上限打下了堅實基礎。
國際低碳城市的經驗
低碳發展作為應對全球氣候問題的有效手段,在發達國家城市中已經有了較長時間的探索,包括先進的能源技術、碳排放控制方案和機制等。“在著名低碳城市哥本哈根,10公里半徑內的出行選擇62%是自行車,只有9%的運輸方式是汽車,8%是步行,21%是公共交通。”歐洲環境基金會理事長貝恩特·達勒曼告訴記者,通過大量使用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遠程輸熱系統等手段,哥本哈根將在2025年達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目前,丹麥的風電已經占到能源總供給的一半。
而首座歐洲環境之都——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則通過完整的低碳生活制度來實現,具體做法包括盡量避免制造垃圾和進行垃圾的循環再用,城市建設均使用可再生資源,并對居住區進行低碳改造;按時段和地段來收取公路費用以降低汽車的使用量等。
在意大利,低碳城市實踐所采用的做法是大規模清潔能源和分布式微網結合,實現超大規模的電氣化。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前主席弗朗西斯科·普羅夫莫表示,這種技術手段是實現能源低碳轉型的不錯途徑,也能夠助力“一帶一路”的發展,在未來建立全球能源互聯網電氣化。
積極探索中的路徑
在低碳轉型全面鋪開的背景下,未來的低碳之路應該怎么走?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政策法規研究部負責人楊秀認為,應當因地制宜、按階段進行。“不同的發展階段,每類城市面臨的任務和低碳發展的途徑都有所區別,領先城市以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為代表,它們面臨的主要任務還是控制碳排放總量。”楊秀表示,對于后發型和探索型、碳排放人均比較高的地區要同時控制總量和強度。
“例如,北京市構建了‘1+1+N’的政策制度體系,從制度上對市場手段進行了保障和歸置,積極探索和河北、內蒙古的跨區碳排放交易;鎮江、北京、武漢、廣東開展的重大項目碳排放評價制度,從源頭控制碳排放。”楊秀說。
從微觀層面看,城市建設是事關低碳發展最直接的環節。住建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梁俊強認為,首先,城市形成的各環節要做到綠色低碳,包括規劃、建設、管理等,此外,應當讓城市和建筑擁有更長的生命周期來實現可持續。
家庭和個人作為城市運轉的細胞,也在低碳城市建設中發揮著不小的作用。“低碳城市應該是善于把各類的廢棄物高度資源化利用的城市。”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認為,這就需要每個家庭、每個公民具有從源頭上將廢物減量化,并且嚴格分類的素質,養成低碳的生活理念和習慣。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各國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是大勢所趨,開放與合作對低碳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如果全球的合作行動遲緩,將會阻撓發展中國家經濟轉型的速度,也會使得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小島嶼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受到更加嚴重的氣候變化災難和損失。”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認為,我們應當統籌兩個大局,在國內繼續推動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并在國際上積極推進全球治理制度建設,堅持合作共贏。
鏈接
中國的綠色低碳之路
2009年,提出“2020年碳強度下降40%~45%的目標”。
2010年,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確立首批低碳試點的五省八市,要求其開展碳排放量控制和交易體系建設。
2012年,低碳試點范圍擴大至42個省區和城市,包括了處在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產業特征和資源稟賦的地區。
2015年,提出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計劃2030年左右實現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明確了我國低碳發展的中長期路線圖,采取強有力的國內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
2016年,《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指出,堅持減緩與適應并重,主動控制碳排放,落實減排承諾,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貢獻。同時,有效控制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碳排放,推進工業、能源、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低碳發展。
2017年年初,低碳試點范圍擴大至87個省市。
(本報記者 嚴圣禾 黨文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