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10-11 10:17:10
新華社昆明10月11日電 題:為了清清湖水座座青山——云南古生村生態建設見聞
新華社記者 王長山、丁怡全
泡上一壺茶,坐在掛滿果實的梨樹下,望著眼前碧波蕩漾的洱海,白族村民何利成顯得十分愜意。
他自家經營的客棧為了保護洱海暫時關停。“5個月來,損失不少。但如果洱海被污染了,蒼山也不綠了,那損失可就無法估量了。”何利成說。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何利成的家鄉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村子背靠蒼山,面朝洱海,風情濃郁,景色秀美。
“前些年,村子里還有些不好的現象。”提起過往,古生村黨支部書記何橋坤直搖頭:基礎設施落后,村民環保意識相對較差,亂扔亂倒垃圾、公共場所打曬農作物,村民無序建房等現象也很多。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親湖”。古生村過去的情形也是洱海畔眾多村落曾經的寫照。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洱海流域污染負荷也快速增加,高原明珠的境況令人擔憂。“不能讓洱海毀在我們這代人手里。”何橋坤堅定地說。
在多年保護工作的基礎上,大理州開啟洱海保護治理搶救模式,在洱海流域實施“七大行動”,整個“十三五”期間,用于洱海保護和流域生態修復的資金將超過200億元。今年4月開展了洱海流域餐飲客棧等經營戶專項整治,共關停經營戶2400多家。何利成家的客棧緊靠洱海,也在關停之列。
形成“戶保潔、村收集、鎮清運”的垃圾收集清運長效機制;實施村落污水收集管網擴面建設,實現到戶收集全覆蓋,集中收集處理庭院污水……古生村的行動也扎實有效。何橋坤說,村里還新建多塘系統3個,新建藍藻應急處理池1個,有效凈化農田尾水。
村口處,8個水塘相接構成的庫塘系統十分特別,農田污水從進水口流入這個占地20多畝的庫塘系統內,經過凈化后從出水口流出,水質清澈了很多。然后沿穿村而過的溝渠流入濕地,在濕地內經過凈化才進入洱海。記者沿渠觀察,溝渠內的水清澈見底,溝渠壁上裝有排污管道,收集從各家各戶排出的污水。
村里的污水處理管網系統于去年底投入使用,家家戶戶的衛生間污水、廚房污水、圈舍污水和洗滌污水都進入管網,輸送到污水處理廠處理。在村民趙大友家記者看到,衛生間、廚房、院子等排污口都有專門的管道連接著主管網,屋外還建有化糞池。“你看我們村還建有和城里一樣的窨井、管道來收集污水。”趙大友說。
隨著環保舉措的落實和村民環保意識的提升,古生村變化十分明顯。“過去中心廣場上垃圾亂堆亂放,到這里來活動的村民比較少。”49歲的白族村民楊昔寶說,“現在綠化好了,加上有專門的保潔人員清掃,中心廣場干干凈凈,村民們都愛到廣場上休閑,大家交流多,關系更親近。”
洱海更清了,村里的環境更好了,人也來得多了。“這里風光美,人文底蘊深,生態環境優良。”從北京到大理來旅游的李先生說。
除了保護好山水,讓何橋坤自豪的還有村容村貌的提升,古生村編制了村內重要節點景觀營造和文化內涵提升方案,加強傳統文化和民間民族文化資源深度開發。
現在,何利成每天都要在自家小院里坐一坐,不時和往來的游客閑談幾句。“洱海如果被污染了,誰還愿意在這里生活。”何利成說,就是要保護好這片綠水青山,讓大家隨時來都能看到,讓子孫后代也能享受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