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10-24 13:28:10
新華社華盛頓10月23日電(記者林小春)中外研究人員23日說,他們在新疆發現的一個保存極好的樹干化石可追溯到3.74億年前,這個化石顯示出地球上古老的枝蕨類植物復雜的生長模式。
這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徐洪河研究員聯合英國加的夫大學與美國賓厄姆頓大學等研究人員完成,論文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徐洪河告訴新華社記者,這個樹干直徑70厘米,是2015年在新疆塔城地區的戈壁灘上發現的。該地在3.74億年前為面積狹小的火山島弧(大洋中呈弧形分布且有火山活動的群島),樹木和各種低矮的植物都位于島弧上靠近海岸的區域,島上有頻繁的火山噴發活動。
地球上最早的森林差不多出現在同一時期,主要由枝蕨類植物構成。而新發現的樹干化石也顯示出枝蕨類植物的內部解剖結構,它具有多個獨特的維管束。維管束是樹木的“血管”,負責輸送水分和養分。
研究人員說,通過新發現的樹干化石內部“骨骼”的研究,能幫助識別出枝蕨類植物加粗生長的模式,重建其生長機制。
他們指出,從橫截面上看,現代樹木大多圍繞維管束同心圓般地年復一年增加年輪來增粗長大,但在新發現的化石中,至少30枚獨立的莖維管束交錯排列,在靠近樹皮處構成雙環狀的圓柱形維管束群,維管束群外圍布滿了樹的根。
研究表明,這些維管束各自均具有年輪,它們彼此交錯成復雜的立體網格。隨著這些莖維管束的直徑增加,以及不斷有新的根分出,樹木加粗生長,同時也變得越發高大。
徐洪河說:“這種生長模式與現代植物很不同,與現代的某些單子葉植物(比如棕櫚、巨型仙人掌等)具有類比關系,但差別仍然很大。本文研究的植物生存于晚泥盆世時期,距今約3.7億年,比恐龍出現還早一億多年,它們早已經滅絕了。”
另一名研究人員、加的夫大學的克里斯·貝里在一份聲明中說:“就我所知,沒有其他樹的生長模式像這棵樹那樣復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