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11-08 15:52:11
新華社福州11月8日電 題:春華秋實 點綠成金——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南平實踐
新華社記者 王成
深秋的閩北大地,稻谷遍野金黃,山林滿目蔥綠。
發軔于此的科技特派員制度,像一顆種子破土萌芽,歷經18年砥礪探索,在全國范圍落地生根,結下累累碩果。
一場“風攪雪”:科技下鄉送來“財神爺”
夕陽映照的麻陽溪畔,67歲的建陽區考亭村村民黃家紹,正在葡萄園里修剪枯枝。談及上世紀90年代的生計,這位鬢角花白的老農民記憶猶新:“谷賤傷農,柑橘難賣,要技術沒技術,找市場沒市場。”
彼時,南平農業發展在轉型變軌中掙扎。農產品“價低賣難”,農村科技服務網絡“線斷、網破、人散”,破解“三農”難題亟須一場“風攪雪”式的變革。
1999年2月,南平提出“科技特派員”概念,首批225名科技工作者分赴215個行政村駐點,拉開了科技下鄉的序幕。
當年對葡萄種植一竅不通的黃家紹,在科技特派員謝福鑫的幫助下,建起了自家的葡萄園。“從選苗育苗到種植,從水渠修建到水電路設計,都是他手把手教我。”黃家紹回憶說。
謝福鑫走到哪里,葡萄藤就爬到哪里,千畝萬畝葡萄園崛地而起,謝福鑫被農民喚作“葡萄仙”。在廣袤的閩北大地上,還涌現出“榛仙”詹夷生、“菇王”劉瑞璧等明星特派員,成為農民眼中的“財神爺”。
如今,南平先后選派10批9483人次駐村,實現科技特派員村級全覆蓋。“高位嫁接、重心下移”的科技特派員制度,現在已從南平的基層探索上升為全國推廣的創新經驗。
點綠成金:產業與生態效益雙豐收
建甌西際村“千竹園”內,毛竹高聳,山林蒼翠。但曾經,這里也面臨竹林密度稀、毛竹產量低,竹產業效益低下的困境。
連續擔任了10批“科特派”的林振清,是這里的“榮譽村民”。他引領竹農“把竹山當菜地種”,從粗放管理轉向集約經營。短短幾年,純毛竹林變成了更加生態的混交林,原先畝產120棵的低產林,變成了畝產170棵的豐產林。
產業鏈不斷向后端延伸。走進華宇竹業公司,德國進口的自動壓板機將耐磨紙強壓到竹地板上。駐公司的“科特派”張水珍說,她所在的研發團隊加速技術革新,公司產品遠銷歐美市場,竹產業效益“井噴”。
在武夷山市,“科特派”把豐茂的茶山當作“主戰場”,為茶產業騰飛鋪路搭橋。武夷山市委組織部部長林方介紹,新一批108名“科特派”中,茶產業占比約三分之一,既網羅了鄉土人才,又吸納了來自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農科院的專家。
南平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鐘家魁說,“科特派”不僅是產業發展助推器,還是生態建設新動力。以武夷山茶產業為例,“科特派”身體力行挺在一線,引領當地既控制茶山數量,又提升茶葉質量,默默地堅守著武夷山旖旎風光。
新時代再出發:綠色發展的“催化劑”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現代農業、旅游、先進制造等七大產業,成為南平市發展藍圖上的閃亮坐標。走過近20年歷史的“科特派”,借助院士專家工作站、專家服務基地等平臺,從“三農”領域向新興產業延伸。
在海源新材料科技公司,來自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的研究員吳立新幫助公司搭建起從產品試驗到質量監測的流程體系。“我的團隊中有4名博士后、5名博士。”吳立新說,目前公司的建筑復合材料產能和市場占有率在國內均名列前茅。
近年來,農村發展旅游業迎來新契機。南平市科技局農業科科長繆起說,在新一批“科特派”選派過程中,武夷山市排頭村、大將村提出選派規劃設計專家,科技部門協調當地住建局擇優選派,助力鄉村旅游發展。
一代又一代“科特派”前赴后繼,把論文“寫”在竹山上,把科技送進田間地頭,成為南平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的“粘合劑”。
南平市委書記袁毅表示,南平將圍繞加快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進一步深化提升科技特派員制度,為補齊農業農村短板,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