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11-20 16:46:11
新華社南寧11月20日電 題:桂中糧倉新變化:先簽訂單再種糧 生態品牌闖市場
新華社記者 黃浩銘
秋收時節,廣西象州這個地處大瑤山西麓的國家優質谷生產基地縣的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在寺村鎮上山村大士會3組村民黃祖球的家中,稻谷堆滿了谷倉。
黃祖球今年在種糧合作社的引導下嘗試種植黑米,第一年就喜獲豐收,由于黑米的銷路好,秧苗剛種下地,合作社就承諾全部保價回收。
黃祖球掰著手指算了一筆賬:原來種普通雜優水稻,每畝產量接近900斤,每斤價格1.6元,現在種黑米,每畝產量1000斤,每斤賣2元,自己5畝水田,增收了近3000元。
依托大瑤山水源種出的象州米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市場銷路廣。近年來,象州縣陸續出現多個農機專業合作社,水稻從育秧到收倉實現全程機械化,勞動強度降低后,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得到了提高。
“以前種糧既辛苦,產量又上不去,現在機耕路修好了,水利設施完善,合作社提供谷種、包回收、統一田間管理。”村民黃偉凡說,種糧效益提高了,相比外出打工,自己更愿意留在家里種地。
種糧大戶翁學初種植了近1000畝水稻,今年他使用了中藥防治和生物農藥結合的方式。“這樣的生態種植成本雖然高一些,但是種出來的大米價格比普通大米高60%以上,效益非常明顯。”翁學初說,隨著市場對大米質量要求的提高,種糧戶也在調整種植思路,順應市場形勢。
廣西象州縣雙穗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祖強介紹,全程機械化解決了勞動力短缺問題,生態種植保證了產品質量,但是提高種糧效益還要靠精準對接市場。
“我們現在采取的是先接訂單再種糧的模式,根據市場的需求來決定種什么品種。”黃祖強說,為提高優質大米的附加值,他們打造了自己的品牌,積極參加各類展銷會,提供各種樣品給采購商檢測,產品質量很快就得到了市場認可,現在訂單已經超過了產量。
農資價格上漲、租地價格高、人力短缺、經濟作物的沖擊……談到種糧前景時,黃祖強認為,走機械化、生態化、品牌化的糧食生產模式,大米價格就有保證,就能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