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揚子晚報
2018-04-14 11:06:04
南師大科學家帶來憂傷的喜訊 “微笑精靈”長江江豚榮升獨立物種
“獨立”意味著保護形勢更嚴峻,失去那僅剩的1000頭江豚,人類將徹底失去這個可愛伙伴
資料圖:4月6日,湖北宜昌長江江段,數頭江豚在過往江輪的周圍追逐食物,自由嬉戲。 汪軍 攝
被譽為長江中“微笑精靈”的江豚,如今僅剩1000頭左右,比野生大熊貓還稀有,而長期以來它一直被認為是和海洋江豚屬于同一物種。
4月11日,國際著名的Nature雜志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正式發表了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楊光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通過大樣本全基因組測序,楊光團隊發現了長江江豚與海洋江豚之間存在著顯著而穩定的遺傳分化,已形成獨立的進化支系。這證明了長江江豚不再是窄脊江豚的亞種,而是一個獨立物種——這也讓世界鯨豚類物種從89種增加到了90種。長江江豚也因此有了新的拉丁學名: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梅建明
科學揭秘 我們不一樣
長江江豚和海江豚只是長得像
楊光教授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一直在進行鯨豚類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研究,長江江豚種群研究是大方向中的一個小課題,但是就是這個課題卻取得了重大的發現。“我們很多市民知道長江江豚,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海里也有海江豚,這兩種江豚從形態學上來看幾乎沒有區別,甚至在少量樣本的基因分析中也區別不大,所以它們曾被認為是同一個物種的亞種。”
楊教授告訴記者,以臺灣海峽為界,以南的南海、東南亞、印度洋海域生存的印太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在以北的東海、黃海、渤海及朝鮮半島和日本海域、長江流域分布的窄脊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兩種江豚形態上區分的顯著特點是其脊背的寬窄和上面疣粒數量多少。
“海江豚和長江江豚生活的水域是否能夠互換,它們存不存在基因交流,這些疑問一直存在于我們研究者腦海中。但是我們這次通過大量樣本的數據來分析,發現了兩者的區別。”
海量基因分析確認兩者差別
“這篇論文前后花了3年多時間寫成,但是前后的研究則需要更長時間。” 楊光教授介紹,他們找到專業的研究機構華大基因進行技術合作和支持,提取江豚細胞中的全基因組,用生物方法進行分析。“提取的每一個核苷酸大約包含了10的9次方這樣量級的海量數據,分析起來是一個非常緩慢而龐大的工程。同時也會遇到很多困難,比如樣品不達標,有時候被污染還需要更換。在分析的過程中,我們也在進行不斷的優化。”
通過大樣本全基因組測序,將長江和中國沿海不同水域的49只江豚的基因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發現了長江江豚與海江豚之間存在著顯著而穩定的遺傳分化。“這一結果顯示兩種江豚之間缺乏基因交流,從而出現了生殖隔離。”這些基因控制著江豚的水鹽代謝和滲透調節提示它們為了適應與海洋高鹽環境完全不同的淡水低滲環境,已經出現了適應性進化,從而更好地在淡水環境下維持體內的水鹽平衡。也就是說,長江江豚無法再游到海里生存,海江豚也無法適應淡水,兩種江豚不再為同一種江豚的亞種。
從此長江江豚有了“專屬名字”
4月11日,國際著名的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正式發表了楊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這篇研究報告的發表,標志著中國又增添了一個特有物種,這也是近幾十年來首次由中國科學家確認的一個鯨豚類哺乳動物新物種,對長江江豚與長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義重大,鯨豚類物種也由原來的89種增加為90種。
作為一個獨立物種,長江江豚有了新的拉丁學名: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而由于長江中的白鰭豚目前已經功能性滅絕,長江江豚也成為長江僅存的淡水鯨豚類動物。
憂心
“獨立”意味著 保護更加緊迫
長江江豚成為獨立物種,對江豚保護意義重大。楊教授告訴記者,曾有觀點認為,長江江豚只是一個亞種,即便滅絕了,只代表在這一棲息地中滅絕,對于物種來說并不算什么。它在海里還有亞種生存,所以這個物種并不會滅絕。而如果成為獨立的物種,就意味著長江江豚成為這個物種僅存的族群了,一旦長江江豚滅亡,地球上就又少了一個物種。而根據目前普查的初步結果,長江江豚僅剩1000頭左右,比上世紀90年代的上一次普查減少了一半還多,甚至少于野生大熊貓的數量,成為瀕危物種。
楊光教授表示,長江江豚與海洋江豚的顯著分化及其獨立物種地位的揭示,將進一步凸顯長江江豚在長江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保護中的旗艦物種地位,進一步加強該物種的保護將具有極為特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南京的江豚家族
可愛江豚,它是南京代表性物種之一
作為較早觀察和拍攝長江江豚的南京人,武家敏拍攝了幾乎涵蓋長江南京段所有水域的江豚影像資料,他也是最熟悉江豚生活習性的民間人士之一。得知長江江豚作為一個新的物種被定義時,武家敏非常開心。“南京對江豚的保護很早就開始了,如今就更有意義了。”
據了解,2014年1月,南京市政府提出對江豚實施保護。當年9月,省政府批準設立南京長江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新建碼頭、港口碼頭將受到嚴格限制,同時,保護區內的漁民也將逐步退出,最終實現在保護區內徹底禁漁。此后,南京江豚保護協會經南京市民政局注冊,于2015年7月成立,武家敏是創立協會的6人之一。
“長江江豚成為新物種后,同時也成為南京代表性物種之一,而南京又是全國僅有的在城市中心江段有野生江豚棲息的城市,我們更應該加大宣傳,讓更多人關心長江江豚及長江生態保護,擴大南京長江江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長江江豚成為城市名片。”武家敏說,他拍攝的許多珍貴的照片及視頻,可以為這項工作盡一點力。
江豚守望者:我發現了江豚一家子
從十多年前起,武家敏開始跟蹤并拍攝長江江豚。“從我這么多年的觀察來看,在南京長江水域活動的江豚,可能同屬一個種群。”武家敏說。
“長江江豚活動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南京新生圩下游到南京長江大橋江面上游這一水域,并上下各有延伸。”武家敏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觀察到的江豚活動范圍上游到南京長江三橋附近,下游是棲霞龍潭港一帶。可以確定的是,在南京長江大橋上下游至南京二橋之間,是江豚活動最密集的區域。武家敏觀察統計認為,該江段江豚大約有50頭。
因為有顯著的標記,武家敏多次現場觀察發現同一頭或者幾頭江豚在不同水域出現,時間間隔從幾個月到數年。
“這些江豚的活動規律是一致的,它們很有可能屬于同一個種群,幾乎沒有看到與這些江豚相異的其它豚類摻雜進來,可能這是為了保證種群的純潔性。”武家敏說,這群江豚早晨喜歡出現在長江大橋與老江口一帶活動,中午江豚常常在老下關電廠舊址水域,晚上江豚最喜愛在長江中的潛洲島附近棲息。
南京江豚數量在不斷增加
武家敏十余年來為江豚奔波,揚子晚報始終予以關注和報道,這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江豚,并了解了它們的處境。
紫牛新聞記者梳理報道發現,江豚出現的水域隨著時間的延續而不斷擴展,其活動的季節也日漸豐富。從最初的南京長江大橋附近,向上下游延伸,而出現的時間也從春季,擴展至夏秋,甚至寒冷的冬季。比如,春天江豚最喜愛出現的水域點是老下關四號碼頭周圍,它們在這里追逐示愛,繁殖后代;夏天,江豚最喜愛活動的水域是長江大橋到長江三橋之間,循環往復地從上游沖浪而行,隨后又從下游潛伏而回,一般探頭出現較少;秋天,江豚最喜愛三汊河、金川河和外秦淮河的入江口附近的水域,在這里捕食玩耍;冬天,江豚最喜愛中山碼頭周圍的一片水域。
“不時還會出現大江豚帶著小江豚,母子暢游長江的畫面,這也說明該種群目前已形成有序的繁殖。”武家敏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從十多年前看到只有幾頭江豚,到現在核心區域近50頭,南京江豚的數量在顯著上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