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18-08-15 15:12:08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 “環境革命”助綠色崛起 本報記者 李琛奇 陳發明
8月11日是個星期六,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環境保護協會主席安復祥跟往常一樣,與幾十名會員相約登山撿拾垃圾。從州府合作市區出發,一路穿過村莊、山坡,到達合作市西邊的半山腰時,每個人手里的環保袋卻依舊空空如也。
在4.5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要實現“視線之內無垃圾”,甘南州僅用兩年多時間就做到了。但在2015年提出這個目標時,別說廣大農牧民不相信,連甘南州的一些基層干部心里也沒底。
“草原上、道路旁、河道中、水溝里到處是垃圾,大街小巷、房前屋后、村里村外的污垢日積月累,短時間內怎么清除?”合作市堅木克爾街道辦事處主任阿黑回憶說,特別是在城鄉接合部,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問題久拖不決,“路上都是泥土,就算群眾把家里打掃干凈,也很難保持”。2015年,在被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錄后,甘南州自我加壓,為這個創建目標加了3個字:無垃圾。一場影響深遠的“環境革命”在甘南州4.5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上啟動,通過干部帶頭,動員群眾參與,甘南州各地把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納入網格化管理體系和村規民約,對城區、鄉鎮、村組、公路沿線、景區景點、河道水域實行分片包干。
“政府的號召帶動了全州的力量,所有人都參與進來了。”安復祥說,沒想到能這么快就見到效果,從去年開始,安復祥和志愿者們在登山時就幾乎撿不到什么垃圾了,“環境好了,不僅我們看著心情好,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
一組數據驗證了安復祥的感受。2014年,甘南州旅游人數和綜合收入僅為501.2萬人次、22.58億元,到2017年,已增長到1100多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50億元,連續幾年實現“井噴式”增長。
“近幾年甘南能在文化旅游發展上取得突破,一方面得益于自然景觀的完美展現和人文底蘊的深厚涵養;另一方面就是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結果。”甘南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扎西才讓說。
甘南州臨潭縣冶力關鎮池溝村村民王萬壽是這一變化的直接受益者。背靠國家4A級景區冶力關,王萬壽是村里最早開起農家樂的6戶村民之一,景區雖然風光宜人,但是村莊環境太差,服務設施嚴重滯后,其他5家陸續關了門。
“2015年后,政府加大投入改善村容村貌,我們也對農家樂進行了改造。”王萬壽告訴記者,以前農家樂的收入每年只有一兩萬元,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純收入接近10萬元,村里目前有40戶農家樂,生意都非常好。
記者了解到,甘南州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與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深度融合,創建了一批環境友好型、紅色旅游型、生態體驗型、休閑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產業型的生態文明小康村,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粗放開發”向“靠山護山、靠水護水、集約利用”轉變,推動景區景點布局由鑲嵌式“珍珠瑪瑙”向全域式“滿天群星”轉變。
從環境整治改變“顏值”,到為產業發展植入“綠色氣質”,愛綠護綠逐漸成為甘南州各族人民發自內心的“環保自覺”。卓尼縣市容環衛監察大隊大隊長朱月平說,“以前有掃不完的垃圾,是因為這項工作只有環衛部門在干”。他還告訴記者,經過幾年環境整治,全社會的環保意識都在增強,幾乎沒有人亂扔亂倒垃圾,他們也能在周末輪班休息。
“近幾年,甘南沒有修一座水電站、沒有開發一座礦山、沒有污染一條河流,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家園得以休養生息。”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甘南州委書記俞成輝表示,今后,甘南將持續釋放城鄉環境整治在改善發展條件、轉變思想觀念、培育生態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等方面的疊加效應,努力做到“全域無垃圾”和“全域無貧困”兩手抓、兩手硬,確保更多生態紅利和綠色福祉惠及各族群眾。
李琛奇 陳發明
李琛奇 陳發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