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18-09-30 14:18:09
獨家述評 | 致敬藝術“匠心” 拒絕“娛樂至死”
今天是9月的最后一天。在即將過去的這個九月,我們送別了太多的藝術家:常寶華、盛中國、單田芳、師勝杰……,雖然他們其中的許多人已經很長時間都沒有登上舞臺了,但是人們依然對他們在舞臺上的身影記憶猶新。反觀現在的一些娛樂圈,不少明星只有緋聞才能吸人眼球,除了臉蛋,他們的作品早已被人們所忘記。
董春潔/圖
方翔/文
今天是9月的最后一天。在即將過去的這個九月,我們送別了太多的藝術家:常寶華、盛中國、單田芳、師勝杰……,雖然他們其中的許多人已經很長時間都沒有登上舞臺了,但是人們依然對他們在舞臺上的身影記憶猶新。反觀現在的一些娛樂圈,不少明星只有緋聞才能吸人眼球,除了臉蛋,他們的作品早已被人們所忘記。
藝術,往往承載著一個時代的記憶。1976年,常寶華和侄子常貴田創作演出的相聲《帽子工廠》轟動一時,成為當時相聲直接介入重大社會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他用自己一生的時間從事相聲行業;盛中國代表作品《梁祝》現在還被人津津樂道;在電視普及之前,中國的幾代人都是從小聽著“半導體”長大的,單田芳講述的各種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把忠孝節義講得深入人心;《變臉》、《洗澡》、《刮痧》,朱旭的眾多作品讓觀眾們深深所折服,并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師勝杰數十年來耕耘在藝術舞臺,被廣大觀眾親切地稱為“百姓的十大笑星”,……,雖然這些藝術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的經典作品,卻依然留在我們的記憶深處。
這些藝術作品之所以能夠打動人,都是因為他們都是來自生活,通過藝術家的提煉而高于生活,并成為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藝術家最讓人敬重的地方,就是“匠心”二字。
單田芳在自傳中講道:“我覺得我的故事得寫出來,從大處說年輕人可以了解歷史的苦難,珍惜現在的生活。從小處說可以告訴大家如何干一行,愛一行……”他始終把自己定位在“一個平民百姓、草根藝人”的社會角色中,認為自己與這個社會階層具有天然的血脈聯系。
常寶華曾說:“要觀察研究分析各種人、各種事物,我們相聲就是反映生活的,反映老百姓接地氣的生活,是替老百姓說話的。”這樣的創作精神也影響著一代代人。
朱旭一生成就不菲,他人生最后一次時說:“對于每個角色,我都會去研究他的一生,這個人的一生是怎樣生活的。我覺得每一個角色,對觀眾來說,都應該要去影響他的人生。去了解人是怎么生活過來。我想我是把我的做人融入在演戲里頭了。”
相比之下,現在的一些泛娛樂化的作品,總是在戲說、調侃、惡搞中打轉,容易將受眾領向低俗的方向。遠離了文化理想和追求,大眾也失去了汲取文化營養的多樣性來源。
娛樂本身并沒過錯,但是娛樂應該有底線,然而娛樂圈是個很現實的圈子,沒有熱度就一定會被忽略,因而有很多的明星,首先曝出一些負面的新聞,引起廣泛的關注,然后再出來澄清。這樣提高了媒體曝光率,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也就達到了策劃炒作的目的。尼爾波茲曼在30多年前發出“娛樂至死”的警告還言猶在耳,如今我們的一些人卻陷入娛樂化的泥潭里無法自拔。
相比那些已經過世,但依然被人們記住的藝術大師,現在的一些娛樂“流量”明星,不少只能算是學藝不精的“花瓶”,他們沒有演技、也沒沒有讓人記得住的作品,卻通過買粉、刷榜,霸占輿論場的核心位置,讓人們無所逃遁,只能被動地成為被收割的流量,而這些明星的片酬也佷驚人,據說前一階段熱播的一部電視劇主演片酬達到上億元。
相對于需要下功夫深入生活、花大力氣琢磨體會的現實主義創作,現在的一些制作機構更愿意投資古裝傳奇、宮斗權謀等已經具有相對固定的類型模式和較為成熟的商業推廣機制、可以在流水線上進行批量生產的快銷品。這些影視作品雖然能夠一時迎合低俗的口味,但絕不會成為經典。明明演技很爛,但是憑借著容貌拿到非常高的片酬的演員,也絕不會受到全社會的尊敬。讓嚴肅高雅的文藝作品與美好真實的人性互相作用,將趣味建立在本真的人性之上,這才是我們需要的藝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