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微信公號
2018-10-13 00:22:10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的關鍵階段。一些扶貧干部坦言,在應對鄉村治理現代化、產業扶貧項目安排、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等方面感覺比較吃力。一些駐村扶貧干部前期與“三農”打交道的機會不多,扶貧經驗、項目管理能力等方面“先天不足”,加之學習機會匱乏,“本領恐慌”加劇。
“無學可上”加劇“本領恐慌”
當前,扶貧干部學習時間普遍不足。“下鄉、開會幾乎是我扶貧工作的全部內容,占據了所有時間,哪還能顧及學習。”有扶貧干部反映,各級為了壓實脫貧責任,對基層扶貧干部進村入戶、深入調研的時間都有要求,認為只有經常在村里跑才算“真扶貧”,才會提高群眾的滿意度。
同時,扶貧干部需要出席的各種視頻會議已經開到了鄉鎮一級。視頻會后,各級的聯席會、動員會、部署會一個沒有落下。一些地方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后,相關單位結合文件又下發“配套”文件。“這些文件看起來倒是豐富,許多卻沒有什么政策干貨。”一位扶貧干部直言。
進村入戶之頻繁,“配套”文件之繁復,已經讓有的貧困戶對到家里問這問那的扶貧干部產生反感,認為他們沒有提供多少具體有效的幫扶措施。
對此,基層扶貧干部深感“委屈”:只讓一頭扎到村里,沒有機會出去學習新理念、新模式,哪來的新做法?事實上,經過層層壓實責任,許多扶貧干部對貧困地區的優勢、短板已相對清楚,缺的是破解問題的新招。
“我們不能總是悶頭自己干,也要多向外面學習啊!”一位在深度貧困地區駐村的扶貧隊員說,駐村以來參加的培訓都是通過會議的形式,并且只是在縣內集中學習,很少有機會同外界深入交流。一些外出學習的機會并不考慮扶貧干部。
“學習機會明顯不足。”西部某國家級貧困縣扶貧辦負責人說,他擔任扶貧辦主任到現在為止,主要學習方式是“以會代訓”,頂多參加省里的扶貧現場會,扶貧領域急需的創新項目管理、鄉村治理現代化等培訓課程平時很難接觸到。
不少扶貧干部認為,一些本可以深度交流學習的現場會議,由于會議時間的壓縮和為了讓大家看更多的點,最終也就變成了“車上短時間交流,車下看展板、聽解說”。
不僅要“想干事”,還要保障“會干事”
在真正壓實脫貧攻堅工作責任時,不僅要讓扶貧干部“想干事”,還要保障他們“敢干事”“會干事”。有扶貧干部舉例,如果在產業扶貧方面缺乏辦法,不善于構建貧困戶與企業、合作社之間良好的利益聯結機制,即便把集體資金入股企業,再簡單地分紅,光回本就需要10多年。
為基層扶貧干部創造學習的機會和氛圍極有必要。“既要精準到人,也不能簡單地人盯人。”不少扶貧干部表示,扶貧干部必須要扎根基層,但也不能簡單理解為只待在基層,出去學習是耽誤時間。領導干部要為扶貧干部在社會治理、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學習創造機會。
云南大學社會學教授金子強認為,加強學習是打好脫貧攻堅戰與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因為沒有開闊的視野就出不了好點子。但是外出學習培訓不僅是腳走出去就可以,要帶著當地扶貧短板、問題,以及宏觀分析的眼光,實現“腦袋”走出去。
專家建議,扶貧干部可根據貧困地區實際情況,梳理自身短板,形成具體的學習任務目標,上級部門可綜合考慮,按照學習主題安排深入學習考察,保證學習效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