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
2018-11-12 23:38:11
【原標題】從“炮戰第一村”到“海峽第一村” ——探訪與金門一水之隔的圍頭村
文/本報記者 陶德言 張選杰 高飛 李兵峰
圍頭,這個棲于祖國版圖東南角的小小村落,曾因經歷1958年“炮擊金門”戰役而聞名于世。60年后的今天,圍頭還留下多少炮戰的遺跡?村子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與對岸金門的關系究竟如何?
“海峽第一村”——福建晉江圍頭村(李兵峰 攝)
帶著問號,正值“炮擊金門”戰役60周年之際,記者來到了與金門僅一水之隔的圍頭村。一進村,記者就看到一幢幢村民自建小樓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水泥主干道兩側,整座村莊安靜悠閑。乍一看,圍頭與沿海那些富裕的村莊區別不大,似乎很難把它與震驚世界的“炮擊金門”戰役聯系起來。不過只要在村中走一走,就隨處可見那次炮戰留下的痕跡。
在光鮮亮麗的自建房中間,一棟彈痕累累的二層小洋樓頗為顯眼。村干部吳宏霈介紹說,這座建筑名為毓秀樓,是當地旅菲華僑吳天敬在上世紀30年代建造的,所有建筑材料都從菲律賓海運而來,結構異常堅固。在炮戰中,毓秀樓身中6炮,周圍落下炮彈近30顆,卻仍然屹立不倒。如今,站在這個被特地保留下來的炮戰遺跡前,仿佛看到那段歷史撲面而來。
1957年12月,美國單方面停止了延續數年的中美大使級會談,并縱容臺灣當局對大陸沿海進行騷擾破壞。臺灣當局還將駐金門、馬祖一線的兵力增至10萬,臺海局勢再度緊張。黨中央決定針鋒相對,對金門展開大規模炮擊。
1958年8月23日17時30分,解放軍459門火炮同時發出怒吼。大規模炮擊持續了兩個多小時,近三萬發炮彈如暴雨般落到金門的國民黨軍陣地上。金門頓時濃煙滾滾,地動山搖。消息傳出,舉世震驚,而地處前線的圍頭也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炮戰第一村”。
如今,一個甲子過去了,“炮戰第一村”圍頭已經發生了滄桑巨變。這個臺海小漁村的發展變化,折射出兩岸關系的變遷,同時也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歷史巨變的一個縮影。
上、下圖均為圍頭八二三戰地公園內的大炮陣地(陶德言 攝)
“天涯”成咫尺
圍頭與金門太近了。從地圖上看,圍頭位于福建東南沿海的突出部,與大金門島的距離只有5.2海里,是大陸距大金門島最近的村莊。歷史上,圍頭所在的晉江與金門同屬泉州府管轄,兩地人員和物資來往密切,存在割不斷的聯系。
月亮灣是圍頭距金門最近的地方。記者到達這里時,正值黃昏。暮靄沉沉,對面的大金門島若隱若現。在沙灘附近地勢較高的赤山上,借助望遠鏡,能清楚地看到大金門島上的建筑和風力發電機的白色葉片。當地村民告訴記者,天氣條件好的時候,可以依稀看到在島上活動的居民。
圍頭與金門曾經隔得太遠。1949年國民黨集團敗退臺灣后,此地就成為兩岸較量的最前沿,長期籠罩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中。雙方的炮戰打打停停,一直持續到1979年。兩地音訊不通,來往斷絕,咫尺成天涯。
1979年元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即日起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并希望雙方盡快實現通航通郵。1987年10月15日,臺灣當局宣布開放臺灣居民到大陸探親。
不過,由于臺灣當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拒絕兩岸直航,圍頭與金門之間的交通路線異常曲折。據第一個嫁到金門的圍頭姑娘洪雙飛回憶,當年自己尚未取得定居臺灣資格時,丈夫想要來圍頭,得繞著中國南部兜圈子:金門飛臺北,臺北轉香港,香港飛廈門,廈門到晉江。路費高昂不說,單程就得折騰一到兩天的時間。盼望著千里迢迢的回家路能夠近一點、再近一點,是洪雙飛和眾多兩岸人民的期盼。
不管經歷多少風雨,兩岸都是密不可分、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兩岸同胞對兩岸關系走近走好的一致向往,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2001年1月2日,福建沿海地區與金門、馬祖、澎湖等地的海上客運航線開通,“小三通”將圍頭與金門之間的旅行時長大幅縮短到一兩個小時。2008年12月15日,在歷經59年的波折和期待之后,兩岸的客機、輪船和信件,歷史性地跨越臺灣海峽,基本實現直接“三通”。
直接“三通”拉近了兩岸的時空距離,“共飲一江水”則進一步拉近了兩岸的民心。記者到這里采訪的前不久,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正式通水。源自泉州母親河晉江的水,經圍頭入海,通過海底管道輸至金門,從而有效地解決了困擾金門多年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歷時23年,終于從設想變成現實。作為這項供水工程的入海口,圍頭再次見證了兩岸關系的歷史性時刻。
圍頭“戰爭與和平”紅色教育展館內展出的《從圍頭眺望金門》圖片(陶德言 攝)
“冤家變親家”
圍頭當年是“炮擊金門”戰役的主戰場之一,解放軍在村里布置了10個炮群、44門火炮。戰后統計,圍頭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落彈5萬發之多,全村五分之三的房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到處是殘垣斷壁。在炮戰期間,村里有上百名民兵積極配合解放軍作戰,涌現出一大批英雄人物。圍頭民兵中榮立二等功的有12人,三等功的有55人。
作家劉白羽在《美麗的圍頭》一文中寫道,“圍頭人……和炮兵一道,站在彌漫的硝煙中,把一顆顆炮彈打出去,把一星星仇恨打出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圍頭與金門的相互“交流”除了炮彈,恐怕就只剩下通過“空飄”和“海漂”相互傳播的對敵宣傳品了。在當時兩岸敵對的大環境下,兩地居民對對方都存在敵視乃至仇視心理。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改革開放后,兩岸關系逐步緩和,身處一線的圍頭人率先感受到了這種暖意。剛開始,圍頭和金門的漁民在一塊區域作業時,會友好地打聲招呼。后來,他們在休息時會湊到一塊喝茶聊天。再后來,金門居民獲準到圍頭的碼頭上進行貿易,兩地民眾的來往就更多了。
兩地交往多了,不僅產生了友情,也產生了擋不住的愛情,洪雙飛的親事就頗具代表性。這不僅是因為她是第一個嫁到金門的“圍頭新娘”,還因為她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英雄民兵洪建財。
“炮擊金門”戰役打響時,不滿16歲的洪建財負責向陣地運送炮彈。直到今天,圍頭的“戰爭與和平”紅色教育展館還掛著他的照片。在這張戰地記者拍攝的老照片中,身體瘦弱的少年洪建財肩扛兩發炮彈,正光著腳奔向炮位。因為表現勇敢,洪建財榮立二等功,并獲得“戰地小老虎”的稱號。
1992年,金門青年陳應超經常到圍頭做生意,合作伙伴中就有洪建財的大女婿。一來二去,陳應超結識了洪建財的二女兒洪雙飛。年輕人對炮戰歷史知之不多,是沒有相互仇恨的新一代。隨著交往的增多,兩人從互有好感到無話不談,萌生了真摯的感情。洪建財老兩口得知后,大吃一驚,很是躊躇了一番。經過對陳應超一段時間的考察,陳應超的實在和陳家的誠意最終打消了老兩口的顧慮,兩位年輕人終成眷屬。
當年,洪雙飛出嫁金門讓圍頭為之轟動。如今,隨著兩岸交流越發頻繁,村民們已經對涉臺婚姻習以為常。據統計,截至目前,嫁到臺灣的圍頭姑娘有137人,嫁到圍頭的臺灣姑娘也有9人。圍頭的涉臺婚姻狀況也是“兩岸一家親”的縮影。據了解,兩岸開放交流以來,與臺灣民眾結婚的大陸配偶累計達到30余萬,近年來嫁到大陸的臺灣姑娘在其中的占比越來越高。
兩岸婚姻讓兩岸有情人及其家庭休戚與共,他們最盼望的就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為了讓兩岸親人多走動,圍頭經過精心籌劃,在2010年七夕期間舉行了首屆海峽兩岸(圍頭)七夕返親節,邀請嫁到臺灣的“圍頭新娘”及其家人回來探親,大獲成功。隨后,返親節作為品牌活動保留了下來,每兩年舉行一次。到今年8月中旬,已舉行了五屆返親節。村支書洪水平激動地對記者說,通過姻緣一線牽,兩地“戰火變煙火,冤家變親家,炮臺變舞臺”。
前線變前沿
“戰爭與和平”展館內的木制樓梯,每級臺階外側面都貼上標有年份的貼紙,象征一步一個腳印完成每一年的目標。(高飛 攝)
圍頭地處“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省,三面環海,人多地少,土地貧瘠。歷史上,整個圍頭的耕地只有區區數百畝,口糧根本無法實現自給,經濟收入一半要依靠漁業。1949年后,特別是炮戰之后,圍頭成了前線中的前線,許多建筑成為斷壁殘垣,不少耕地改作他用,對臺小額民間貿易活動也銷聲匿跡。據村里提供的數據顯示,1978年圍頭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僅為150多元,與對岸金門無法同日而語。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此后,兩岸關系從對抗逐步走向緩和。之前距金門過近的地理因素限制住了圍頭,這時卻變成了潛在的優勢,敢闖敢拼的圍頭人發現了商機。
改革開放初期,很多變革是從自下而上的突破開始的,圍頭的對臺貿易也是如此。一開始,雖然國家政策尚未放開,但兩地漁民已經自發地在海上開展原始的易貨交易。最初是以魚易貨,圍頭漁民用海產品和農副產品,換回當時比較稀罕的臺灣飲料和日用品等。后來,易貨交易逐漸變成了小額貿易,交易產品的范圍和規模也越來越大,交易地點也一點點地從海上移到了圍頭岸邊。
1992年,這種民間行為得到官方認可,圍頭被福建省確認為民間對臺貿易試點,允許臺灣漁船停靠圍頭碼頭進行交易。據統計,在鼎盛時期,有300多名圍頭人從事對臺貿易,年度貿易額超過一億元人民幣。兩岸和平帶來的民間貿易,給并不富裕的圍頭,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對臺貿易一度占到村民收入來源的三分之一。
據村支書洪水平介紹,圍頭人在此過程中開闊了眼界,發現了水產養殖業的優勢。經過多年的努力,鮑魚養殖成了村里的優勢產業。目前,全村在海上養了100萬籠鮑魚,年產值高達2.5億元。
除了水產養殖,村里還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洪水平說,2006年他當選為村主任后,就提出要保存村里的炮戰遺跡,改變村容村貌,建設美麗鄉村,創建有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
“環境整治年”“旅游發展年”“文化建設年”“七夕涉臺年”……自2007年起,村里每年定出一個年度主題,有計劃、有步驟地整治生態環境,保護炮戰遺跡,延續傳統文化,發掘旅游資源。
圍繞建設“戰地文化休閑漁村”主題,經過十年的努力,圍頭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獲得了全國鄉村旅游模范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級最美漁村等多項榮譽,鄉村旅游業發展勢頭良好。
據統計,2017年,這個擁有數千人口的村莊接待了超過150萬人次的游客,旅游收入達到1.2億元。加上養殖業等其他各項收入,村民年人均收入達到3.5萬元,過上了富裕的生活。由于經濟發展了,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回村發展,還有3000多外來人口在圍頭工作、生活,其中不乏來自臺灣的年輕人。
但圍頭人還不滿足于此。洪水平說,圍頭擁有豐富的革命軍事遺址和美麗的沙灘海灣,集戰地文化、濱海文化、漁村文化、僑臺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于一體,旅游資源豐富。村黨支部計劃再花8年時間,將圍頭打造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讓這個沿海小村莊成為全國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在村里的“戰爭與和平”紅色教育展館,有一段特別的木制樓梯,每一級臺階外側面都貼上了標有年份的貼紙,從2007年“環境整治年”開始,到2026年“二十年打造海峽名村”結束。這一級級臺階,象征著圍頭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向著目標穩步前行。
潮平海闊,風正帆懸。曾經戰火紛飛的軍事前線,如今硝煙已經散盡,圍頭變成了百業興旺的兩岸交流合作前沿,正在以“海峽第一村”的嶄新面貌,出現在世人眼前。(參與采寫記者:于曉泉、劉憬杭)
刊于《參考消息》2018年11月12日第11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