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英文版
2018-11-17 19:21:11
越老越多的外國青年,通過“互惠生”(Au Pair)項目,來到中國的寄宿家庭。
他們來中國后做什么?為中國的寄宿家庭提供什么服務?點擊本期視頻,了解“互惠生”的生活。
聽到“互惠生” 三個字,你腦子里聯想到什么呢?
"Au Pair"的中文翻譯是“互惠”。這個詞源于法國,意思是“平價”或者“等于”。互惠生項目是在國外很流行的一種文化項目。
Au pair 互惠生,最早起源于英、法、德等國,是自發的青年活動,是這樣一種文化現象:年輕外國人為學習某國語言和體驗該國文化寄宿在一個東道主家庭,同時為該家庭做一些看護孩童的工作為西方的一項特殊風俗?;セ萆跉W洲國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來自于百度百科
互惠生與寄宿家庭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互惠的。互惠生到了另一個國家,可以在寄宿家庭住宿吃飯生活;而作為交換,他們需要照顧寄宿家庭的小孩,或者做些輕便的家務。
越來越多的老外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于是千里迢迢來到中國做“互惠生”。
他們來中國后做什么?能適應在中國寄宿家庭的生活嗎?互惠生項目靠譜么?
點擊視頻,聽聽兩位外國“互惠生”講述他們在中國的生活。
故事的主角之一,是20歲的意大利小伙子Giacomo。他在意大利學習中文。
另一位是24歲的法國女生Salima。她是法律專業的,喜歡到世界各地旅行。
有一天,他倆都決定,到中國去看看。
于是他倆來到北京,成為很多中國人眼中的“外國保姆”,也就是“互惠生”。
"我覺得真正能提高中文的方式,就是到中國生活一段時間。而最經濟實惠的方式,就是做互惠生,”Giacomo告訴GT。
那中國寄宿家庭想請一位外國“互惠生”到家中,需要承擔什么呢?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GT, 寄宿家庭需要提供往返機票,給互惠生買個人保險,給互惠生提供漢語課,還承包他們在中國的活動費(大約每月8000元人民幣)。
但除了以上的費用之外,互惠生不會得到任何薪水。
“這是一個文化交流項目,不是雇傭關系,”業內人士說。
互惠生持F類簽證,合法進入中國境內,并在中國生活。
做一名互惠生就是可以免費飛到中國,包吃包住,拿著零花錢和活動費,學習漢語課?
沒這么簡單。他們可是要履行整整四頁的合同里的義務的!
首先互惠生需要交納500美元的押金,才能進入這個項目。每周必須完成的工作時間為25小時,還要額外參加8-10小時的家庭文化活動。
而且孤身一人來到陌生的國家,住進陌生的寄宿家庭,事情進展的可能沒有他們預想中順利...
Giacomo說他第一個寄宿家庭房子還在裝修,導致沒地方給他住。
“他們家東西實在太多了,沒有地方給我住,我不得不重新換一個寄宿家庭,”他說。
而Salima說,她一開始到寄宿家庭,每天幾乎都在工作,精疲力盡。
“而且他們讓我住在一個9平米的小房間,居住環境也不理想。我爸爸甚至想讓我直接回去,別干了?!?/p>
盡管開頭并不順利,Giacomo和Salima還是決定堅持他們在中國的互惠生項目。
“如果我一開始就放棄回國了,那也太失敗了,”Salima說。“我堅持下來了,然后很幸運,我結識了我的中國爸爸媽媽。在他們家工作就像和自己的親人在一起?!?/p>
她說她在寄宿家庭的工作,主要是教他們的孩子學英語。
Giacomo也說,他待得最長的中國寄宿家庭,家庭成員對他就像是親人一樣;家里人去哪里都會帶上他。
那在中國做互惠生這段經歷,帶給他們的改變是什么?
Salima說她發現自己感受到周圍人的善意之后,會想把事情做得更好,想把愛傳遞給更多人。
而Giacomo說,在中國做互惠生后,他更加喜歡中國這個國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