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微信公號
2018-11-22 20:28:11
導讀
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D&G高管涉嫌辱華事件持續發酵。今天下午,多平臺下架D&G產品引發關注。D&G在中國恐怕要涼涼了……
最新:外交部回應杜嘉班納辱華,該問中國民眾怎么想
有意大利記者在22日舉行的外交部記者會上向發言人詢問此事。對此耿爽回應稱,此事本質上不是外交問題,中方也不希望其上升為外交問題,“與其來問外交部發言人,不如去問一問中國的普通民眾,看他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線下免稅店也撤了……D&G商品下架引發關注
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Dolce&Gabbana,以下簡稱D&G)涉嫌“辱華”事件持續發酵,微博熱搜榜幾乎全被相關關鍵詞占領。
其中一則多平臺下架D&G產品的話題閱讀超過1.5億次:
不僅僅是電商平臺,D&G產品在中國下架還波及線下。今天,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微信公號發出“官宣”,所有Dolce&Gabbana品牌產品均已下架!
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還稱,“錢不賺了,也必須干這件事!”網友也紛紛在下面留言力挺:干得漂亮!
而在11月22日凌晨3點左右,有網友透露,已有華人聚集在Dolce & Gabbana米蘭總部門口抗議。人們手中舉著的抗議牌上寫著”Not Me“。
天貓、京東、網易考拉、小紅書…下架D&G商品
據環球網報道,經查詢,在線上包括天貓、京東、網易考拉、閑魚以及小紅書等電商平臺均已下架D&G相關商品與內容。
小紅書不僅下架了所有Dolce & Gabbana商品,也關閉了相關筆記搜索。小紅書聲明稱:
祖國利益不容侵犯,一切合作基于尊重,“我們歡迎全球品牌來到小紅書走近中國消費者,同時在華經營的國際品牌也應該尊重中國,感謝您的支持與理解!”
京東也表示:
京東時尚、海囤全球、京東美妝的自營和第三方商家已經下架相關商品。
在京東上搜索D&G,以及杜嘉班納,顯示的都是非相關產品。
在網易考拉上搜索,結果是這樣的:
在唯品會上的搜索結果,是這樣的:
在淘寶App的搜索結果,是這樣的:
媒體報道稱,除了D&G官網外,其中國電商渠道幾乎全部切斷。一些代購店,和品牌相似的店鋪也是滿滿的求生欲:
過去三年在中國連續被罰
Dolce & Gabbana品牌在中國有超過10年時間,據新聞晨報報道,其在中國的實體公司“多喜佳伴納服飾商業(上海)有限公司”,早在2006年2月就成立了,注冊資本3700萬歐元。
2010年,Dolce & Gabbana 在北京銀泰開店。
2011年8月8日,Dolce & Gabbana官方網絡旗艦店在中國上線。
不過,最近幾年,Dolce & Gabbana幾乎每年都會被處罰。
2018年8月29日,違反“未依法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而冒用分公司的名義”,而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罰款1萬元。
2017年9月21日,因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而被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34萬6500元。
2016年8月16日,多喜佳伴納公司因銷售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女鞋被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處罰6萬3410元。
就區域而言,意大利本土仍然是D&G集團的主要市場,約占集團總銷售的24%;歐洲其他地區銷售占比27%,美洲地區13%,日本6%,中國等其他地區銷售額占比30%。
官網顯示,目前該品牌在中國共有58家門店。對于國際品牌來說,中國市場顯然是難以舍棄之地。
D&G如此下場,或是因為自大傲慢……
人民日報在昨晚的微評中說:人有人格,國有國格,均不可侮。不講道義,再時尚也包不住丑陋。想賺錢卻不尊重消費者,不尊重中國還想撈一把,這樣的“精分”注定破產。
也有人認為這完全是因為公關團隊的自以為是、設計師的自大傲慢造成的,最后落得這種下場也是咎由自取……
還有人提議,不要讓別人認為熱愛聲討而逼迫別人道歉的國家和民族,只做不說就好了……
你怎么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