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搜索
2018-11-26 16:05:11
據生態環境部最新空氣質量監測實況數據顯示,華北、黃淮、江淮一帶的霧和霾范圍更廣、影響最重,江蘇、安徽等地有濃霧或強濃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有重度霾。新疆南疆、甘肅大部、寧夏、陜西陜北和關中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據北京環保監測中心預計,26日夜間,受冷高壓偏北風影響,北京空氣質量轉好,27日預計空氣質量2級良。
5級重度污染來襲 北京加大工地施工監管
此輪污染過程中,前期北京PM2.5濃度總體偏低,24日午后,北京地區經歷了PM2.5濃度迅速攀升,前期污染物主要以北京本地積累為主,后期污染過程主要是由本地源累積與短距離西南輸送通道傳輸,共同影響而導致。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預計,26日夜間,受冷高壓偏北風影響,空氣質量將明顯轉好。27日在有利擴散形勢持續作用下,空氣質量將保持二級良好水平。據悉,北京市加大全時執法力度,對工地著重進行檢查,要求嚴格控制揚塵污染,對拆遷、建筑垃圾等容易產生揚塵的工序進行嚴格管控,同時加強對施工工地的非道路機械監管。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表示,24日已對納入停限產名單工業企業、施工工地、餐飲油煙單位等開展執法檢查,檢查各類污染源587家。發現涉氣環境問題24起,包括工地揚塵問題7起、工地露天焊接4起、餐飲油煙問題7起、露天焚燒2起、工業企業無凈化設施4起。擬立案處罰3起、進一步調查處理13起、查封4起、責令立即整改6起、移送城管1起,移送屬地處理2起。25日,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啟動第二日,北京仍嚴格開展督促檢查,提醒市民密切關注空氣質量變化,妥善安排出行活動,注意做好健康防護。
沙塵天氣襲擊西部地區
11月25日下午,長約近千公里的甘肅河西走廊自西向東遭遇大風沙塵天氣襲擊,多地出現沙塵暴,對設施農業、交通運輸和民眾出行等造成不利影響。至當日傍晚,酒泉、嘉峪關、張掖、武威等市相繼發布沙塵暴黃色預警。
據蘭州中心氣象臺統計,截至25日晚8時,全省共14個站次出現大風天氣,最大風速出現在烏鞘嶺,風速達26米每秒。伴隨大風,省內10個站次出現了揚沙天氣,張掖站于下午4時44分至5時54分出現沙塵暴天氣,最低能見度584米,最大風速21.4米每秒。武威站在下午6時19分至7時38分出現沙塵暴,最低能見度只有566米,最大風速達21.6米每秒。
26日下午至27日,隨西北冷高壓系統不斷東移,下游京津冀及周邊區域預計自西向東陸續受到沙塵傳輸過程影響,空氣質量在現有預報級別基礎上可能偏高1-2級,部分地區預計出現短時重度及以上污染。
成都遭遇空氣污染 預計12月3日前后有較好改善
11月25日,成都市大氣辦發布消息稱,成都市正遭遇新一輪空氣污染過程,其影響將在12月3日前后得到改善。全市各級各部門正全力以赴落實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各項應急措施,做好大氣污染源科學精準管控,也希望社會各界一起減少排放,努力降低污染程度,減少對市民健康的影響。
結合盆地內自貢、宜賓、德陽、資陽等市同期出現的空氣污染問題,中國環科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生態環境部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組長柴發合研究員分析認為,本次污染過程中粗顆粒物濃度占比較高,加之靜穩高濕無風的不利氣象條件,大氣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擴散能力均較差,從而導致NOx、SO2等氣態污染物的二次轉化速率加快,硝酸鹽和硫酸鹽濃度快速上升。他指出,通過對成都大氣污染科研重點實驗室觀測數據分析,發現NOX 濃度以及同時段CO和THC增長較快,此現象與移動源排放累積影響關聯大。
根據成都市環保部門與氣象部門會商結果,25-26日成都市空氣質量為輕度至中度污染,27日白天有弱冷空氣影響,但改善程度有限,空氣質量總體仍維持累積態勢,預計在12月3日前后出現較好的空氣質量改善條件。
供暖季“污染頑疾”怎么破?
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11月14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及時組織專家會商,邀請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三位專家對空氣污染進行分析解讀。
經過近幾年的持續治霾,霧霾治理效果也初現,公眾能切實感覺到藍天正在增多。例如,據省環保廳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1-9月,河北平均優良天數達153天,同比增加12天;平均重污染天數為11天,同比減少12天;PM2.5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3%。
但遺憾的是,供暖季一到,霧霾卷土重來。專家表示,這當中固然有客觀因素,但也為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鐘,霧霾治理不能一蹴而就,治理力度不可松懈,仍需咬緊牙關,扎扎實實推進各項治理措施落地見效。供暖季如何治理霧霾,成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亟需破解的一道難題。既要保障廣大群眾溫暖過冬,又要防控好大氣污染,考驗著地方智慧。
今年9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等“2+26”城市工業生產進行了部署安排。
專家也指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聚集了大量的電力、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等高耗能產業,煤炭等能源消耗量巨大,柴油貨車、非道路機械使用頻度高,仍是全國污染物排放強度最大的區域。因此,也非常有必要在這些領域采取應對措施,方能起到良好效果。(完)(高茵)【綜合新華社、央視、中國新聞網、中國天氣網、光明網、四川發布等媒體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