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9-06-05 23:01:06
新華社濟南6月5日電(記者蕭海川)與中國改革開放同齡的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應改革而生、伴改革而行、因改革而興,從昔日生產合成革的傳統國企逐步成長為全球MDI行業領軍者的現代化大型企業,走出一條令人矚目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之路,受到社會關注和稱贊。
20世紀90年代,隨著民營企業迅速興起,外國企業產品不斷涌入,動搖了萬華產品一統天下的地位。萬華這個計劃的“寵兒”,幾乎淪為市場的“棄兒”。機構臃腫、人浮于事、吃大鍋飯,導致產量低、質量差、成本高,舊體制病在市場面前暴露無遺。
業務繁多、負擔沉重,最困難時萬華連續三年發不全工資。“就像在過河時發現船漏水了,船上有十個人,必須下去幾個人才能保住船不沉沒。”萬華集團原董事長李建奎這樣比喻那段痛苦割舍的歲月。
讓誰先下船?萬華先從領導干部身上“動刀”:只要到了55歲,就辦理廠內退養。于是,71名干部帶頭從管理崗位上退下。
當時萬華有近7000人,要下崗分流、廠內退養4000人……在當時“這就是把天捅了個窟窿”。一時間,所涉及的職工不乏委曲與怨言,也不乏爭吵與淚水。
“一刀切”式的舉措看似不近人情,但要涅槃重生必須壯士斷腕。當改革刀刃對向自己,職工們固然有過不甘與不解,可是為了企業發展,他們最終犧牲自己的利益,為改革鋪路。
回望國企“脫困戰”那幾年,5000多家扭虧無望的國有大中型困難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安置職工上千萬人,近3000萬人下崗。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今天談起這些已變得“云淡風輕”,但對當時的每家企業、每個職工和家庭來講,無異于一場“狂風驟雨”。
經過徹底的剝離和改制,萬華主業更加精干,為后續的一系列改革創新做好了鋪墊。“萬華的發展,離不開萬華人一代代的傳承,更離不開下崗分流實現再就業和廠內退養的所有員工做出的無私奉獻。”萬華今日的勃興,是對當年做出犧牲的奉獻者最好的致敬。
改革因奉獻而篤實,奉獻因改革而永恒。當時代的探照燈聚焦于創造者時,那些曾經為改革做出犧牲和奉獻的一代人,歷史同樣不會忘記。改革的奉獻者與創造者同樣值得敬重!(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