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9-10-24 08:52:10
出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縣城,南行10公里,便可見被譽為“南花園”的司馬光油茶園,一望無際的油茶果綴滿枝頭。
6年前,陳世法返回家鄉光山縣投資數千萬元創辦油茶產業開發公司。如今,司馬光油茶園面積已有3萬多畝,以種植油茶為主,兼種藍莓、名貴花木和油料等經濟作物,先后吸納1000多名農民就業,帶動周邊210戶貧困戶人均增收4000多元。
“我的目標是把這里逐步打造成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文化旅游和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指著槐店鄉境內連綿起伏的低崗丘陵上長滿的油茶樹,陳世法信心滿滿地說。
作為全國油茶生產緯度最高的縣之一,光山縣丘崗和淺山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63.9%,96萬畝林地中,大部分適宜種植油茶。從“一家富”到“鄉村興”,陳世法的創業效應正在光山全縣蔓延,光山將“油料上山”作為全縣一項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興產業,帶領全縣鄉親走上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康莊大道。
在和光山縣相鄰的新縣,有一個大別山深處的小鄉村西河灣村。從一個當年沒有手機信號、沒有產業、人口不足百人的小山村,到年游客人數幾十萬,如今的西河灣,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盡顯豫南靈秀。
走進西河灣村,順著溪水潺潺的古民渠穿過小橋,踏著青色的石板路,感受著原生態的自然風光,欣賞著帶有石刻、磚雕、木雕的三進院落,紛至沓來的游人讓往日的“空心村”變得熱鬧。
旅游熱召回游子心。新縣人張思恩回鄉創辦西河農耕園合作社,結合當地優越的生態環境,以及豫風楚韻傳統民俗,全村累計接待游客150多萬人次,旅游經濟收入4000多萬元,帶動周邊1200余名群眾就業。
近年來,新縣政府投資改善基礎設施,立足資源優勢,科學確立了“山水紅城、健康新縣·大別山旅游公園”的產業定位,按照“魅力縣城、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全域景觀”的發展思路,以“紅色”引領,用“綠色”輝映,借“古色”添彩,新縣旅游品牌被擦亮,全縣面貌煥然一新。
樹牢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這個樸素的道理在信陽落地生根。信陽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設“生態信陽”,動員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統籌推動生態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堅決走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之路,打造充滿活力的生態經濟先行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信陽保持“知行合一”,凝聚綠色發展的強大合力。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面展開,在老區人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信陽綠色的發展底色愈加絢麗。
縱橫交錯的溝渠和田埂把田分隔成一塊塊的水田,水田里注滿了水,像是鑲在大地上的一塊塊明鏡,走在大別山腳下的里羅城村,田埂上能看到自己的倒影。走進田園做回大自然的孩子,成為久居城市的人們割舍不斷的鄉愁記憶。
昔日的貧困村里羅城村,變成步步為景的旅游明星村,實現了“美麗鄉村”到“美麗經濟”的蝶變,給沉睡的山村帶來了新氣象。里羅城村年接待游客12萬人,提前實現整村脫貧。平橋區郝堂村80%的年輕人返鄉創業,不挖山,不填坑,不扒房,不砍樹,以獨特的自然環境、古老村落、民俗風情為村魂,讓村莊融入大自然,實現了“田園變公園、農區變景區、農房變客房”,入選全國美麗宜居村莊。
一批傳承百年、充滿豫南民俗生活氣息的原生態鄉村,村后古木森森、村前流水潺潺,晨起炊煙裊裊、暮歸雞犬相聞,無一例外地成為城里人向往的熱門游玩處。丁李灣、七里沖、醉仙橋等一大批似珍珠般散落在豫南大地的旅游景點相繼被串成了項鏈,可謂“處處皆風景、徐徐入眼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信陽實踐可圈可點。
“我們對老區信陽的發展充滿信心。”信陽市市長尚朝陽成竹在胸:生態資源優勢在信陽正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和經濟優勢,一條“風景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之路緩緩鋪開,綠水青山正在成為老區信陽最好的扶貧和富民產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