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12-06 16:41:12
新華社長春12月6日電(記者金津秀、劉欣)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了解到,該所研究員王志春團隊開發(fā)鹽堿地精準改良新技術,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蘇打鹽堿土改良劑,研究成果已在東北松嫩平原西部蘇打鹽堿地推廣應用。
王志春介紹,鹽堿地改良是世界性難題,實踐證明,傳統(tǒng)的通過引水灌溉沖洗降低鹽度的方法,無法保障前期作物取得經濟產量。特別是東北松嫩平原西部5595萬畝鹽堿地,土壤堿化度高,養(yǎng)分有效性低,鹽堿度空間差異顯著,難以實現(xiàn)大面積治理利用,如果統(tǒng)一采用同一種改良措施,會導致生產投入加大,造成資源浪費。
為解決這一問題,該研究團隊從2009年起開展土壤鹽堿化空間變異特征研究,建立土壤鹽堿化程度定量診斷和定位分區(qū)方法,開發(fā)基于土壤鹽堿空間差異的“蘇打鹽漬土精準改良技術”,獲得2019年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此外,團隊還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蘇打鹽堿土改良劑“脫堿1號”。目前研究成果已在吉林省西部蘇打鹽堿地區(qū)累計示范推廣110萬畝,實現(xiàn)水稻年增產2500萬公斤。
“精準定位,有助于降低改良成本,縮短改良周期,實現(xiàn)土地質量整體提升。”王志春說,接下來還要深入研究如何降低鹽堿對養(yǎng)分有效性抑制作用,進一步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導水性能。
據(jù)了解,中國約有15億畝(1億公頃)鹽堿地,限制了農業(yè)生產和植被生長。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內外科研工作者通過化學改良、種稻綜合改良等技術,致力于將貧瘠的鹽堿地改良成耕地,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生態(tài)效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