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0-02-29 08:04:02
當前,一些企業面臨復產缺工等難題——農民工“出不來、進不去”,咋辦
日前,中央和各部門對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作出了系列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貴在精準,重在落實。復工復產牽扯到勞動力跨區域流動。當前,不少地方正在千方百計打破農民工返崗“梗阻”,努力解決返崗工人不足、交通物流不暢、產業鏈配套難等問題。
“復產了,部分外地員工回不來,生產還是卡在那。”“貨運到了,找不到裝卸工,卸不了貨干著急。”“要發貨卻沒有司機接活,配送十分困難”……連日來,記者采訪復工復產企業時,頻頻看到企業反映缺工嚴重問題。
日前,中央和各部門對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作出了系列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貴在精準,重在落實。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復工復產牽扯到勞動力跨區域流動。那么,目前農民工復工的主要阻礙是什么?如何讓農民工安全順利復工?各地又采取了哪些措施?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相關專家。
“兩頭堵”是最大問題
“出不來、進不去”“兩頭堵”是農民工流動面臨的最大問題。
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課題組前不久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所調查的16個省、80個縣近100個村中,絕大多數省份的勞動力流動基本處于封凍狀態,農民工流出總體比例不足10%,大部分村莊春節后外流人數停留在個位數。在這100個村中,90%以上所在鄉鎮為零疫情(無確診或疑似病例),70%以上所在縣確診人數在10人以下。以縣為單位來看,調查的多數縣份疫情并不嚴重,不屬于重點疫情區域。
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張雪霖認為,一些勞動力輸出省份的縣市區域實行封閉管理,一些地區公共交通停運,勞動力輸入省份的高門檻復工審批等原因,都阻礙了農民工返城復工。
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郭紅東認為,農民工隊伍現在分很多種,有些是小老板、管理層或技術人員,有房有車,自駕回程,有些是長期員工但無房無車,還有的是季節性外出打工和零工小時工,生活沒有保障。
“現在,復工復產正在有序推進,農民工要分區分級分工作類型,分批次推進復工。”郭紅東說,一方面是非重點疫情省份的封閉管理要陸續放開,就近的農民工先復工,另一方面要幫助跨區域員工“點對點”返城復工。目前,返城農民工大多是有一定規模企業的老員工,中小企業、餐飲服務業一下子解決用工難題還不現實。那些沒有固定工作的農民工、季節工和小時工,短期內一般是不會出來的。但是,相關部門也要盡快著手解決這些人的工作對接、安置問題,不易拖得太久。
對于很多地方來說,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屬于雙重約束目標,但防控疫情是直接的顯性責任。郭紅東表示,解開封閉管理需要地方領導敢于擔當,需要地方對疫情有充分的把控能力,精準施策,萬不能不放則已,一放就亂。
專列專車包機來啦
“沒車回,途中不安全”,現實不便和內心擔憂的雙重壓力,嚴重影響著農民工順利返城。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已有不少返崗包車、復工專列甚至返工包機,將一批批農民工接回來。
日前,一輛特殊的大巴車停靠在寧波申洲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宿舍樓下。這輛載著20多名外地員工的大巴車,是首批抵達寧波的外地員工返崗包車。
“在保證空車率的基礎上,我們共派出了700余輛大巴車,接回17000余名員工返廠。”申洲集團工會主席李賽珍表示。
不僅如此,載有近300名貴州籍復工乘客的G4138次定制專列日前到達杭州東站,這是鐵路部門節后開出的服務企業外地員工返程首趟復工人員定制專列;浙江長龍航空GJ8025航班搭乘了154名浙江省嘉善縣企業的返崗員工,從四川廣元機場飛抵杭州蕭山機場,這是全國首班“返工包機”。
“除了就近就業和自駕出行的,絕大部分農民工需要依賴公共交通返崗。”郭紅東表示,這個時候,需要給農民工提供路途上的幫助和保障。這個工作需要勞務輸入地和勞務輸出地雙方政府有關部門來協調做好,員工所在企業要負責把隔離條件準備好,把復產后的防控措施做好,逐步解決員工上班問題。
郭紅東說:“從目前看,許多地方政府承擔了農民工返城的路費,企業負擔隔離費用。盡管如此,規模較小的企業也有很大壓力。”
好在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對返崗包車的支持政策。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間地方政府組織的返崗包車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并優先便捷通行,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要做好相關服務保障工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也給出了補貼和協調指導政策。截至目前,已經幫助2600多家企業解決缺工10.3萬人。
數字技術不容忽視
“能否復工,是否安全”,是落實農民工復工最復雜的一步。
數字信息技術在指導企業有序復工上發揮了突出作用。浙江在疫情防控、員工返崗隔離、上下游聯動等過程中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在確保疫情可控的情況下,從2月10日開始,因地因時、分類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大數據”還讓浙江的電商、物流和快遞在城市社區內暢通起來,努力實現“人受控、物暢通”的目標。
“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是當前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保證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重要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運行局二級巡視員唐社民日前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復工復產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從區域來看,廣東、江蘇、上海等一些經濟大省(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較高;從企業看,大型企業相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進度快,上游行業和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相對下游行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進度更快。
但是,唐社民也坦承,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中小企業、小微企業還面臨著很多問題,比如返崗工人不足、交通物流不暢、產業鏈配套難等問題,有關方面也都在積極地想辦法,幫助企業解決這些難題。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助理研究員周毅認為,要科學防控,切忌“一刀切”,根據當地情況,實事求是設置復工節奏,及時清理不合規阻礙。符合條件的地區,可采用區域聯防聯控一體化政策,提高區域內部聯動能力。
同時,周毅建議,各地可根據疫情風險情況,適當優化復工流程。目前,企業復工手續需經企業所在地應急、環境、衛生、行業主管等多部門審核,環節眾多,因而在疫情有效防控前提下應探索將核準制改為備案制,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記者 劉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