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0-03-27 09:18:03
近日有媒體報道,一些大學生創業去“炒鞋”,結果卻變成了不法分子的“獵物”。去年5月到7月,19歲的小黃因“炒鞋”,被一位山東泰安的20歲小伙子嚴某騙了135萬余元,由此陷入了客戶的追債之中。日前,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犯罪嫌疑人嚴某提起公訴。
目前,法院還沒有落槌,也就是說,對于騙人錢財者,還不能認定為詐騙罪犯。但是,從報道的情況看,其所作所為的確具有詐騙犯罪的嫌疑。根據兩高《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江蘇省高法、高檢、公安廳《關于執行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標準的意見》,詐騙數額遠超“50萬元”,屬于“數額特別巨大”加重情節,被告人可能被“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面對如此沉重的違法代價,對于那些借“炒鞋”而行不法之事者,可謂是一針清醒劑。
老實說,現在的“炒鞋”現象的確“熱”到了一種匪夷所思的程度。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市面上熱賣的球鞋的交易價格跟發售價格相比,漲幅均超過100%,個別超熱賣鞋款的漲幅,甚至高達430%。翻看媒體報道,不乏一些人借“炒鞋”而發財致富、攀上人生高峰的所謂“神話”。比如,一名20歲的大學生,靠炒鞋月入4萬,賺足了學費、生活費,實現經濟獨立,等等。故而,如今在業界紛紛流傳這么一句話:炒房不如炒股,炒股不如炒鞋。某一品牌球鞋開售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搶限量款。但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淘金者”不僅有可能顆粒無收,還可能淪為不法分子的獵物。
客觀上看,被騙者也有“先天不足”,熱衷于“炒鞋”者,很大一部分還是“象牙塔”中的大學生。他們有創業的理想、拼搏的勇氣,但也因為過于年輕、社會經驗太少,難以看透不法分子精心布下的“陷阱”。回看小黃炒鞋被騙的過程,可謂完全被對方玩弄于股掌之中。從聊天時不經意間透露的信息,讓對方見識到自己的“實力”,到常常給出投資建議和未來球鞋的發展方向,讓對方崇拜又倍感親切,再到和朋友“唱雙簧”,讓對方增強對自己的信任度,不法分子的套路一環套一環,而受害者卻渾然不覺。
對于年輕的大學生而言,創業賺錢固然是好事,但有必要對“炒鞋”熱保持一定的警惕心,甚至有必要敬而遠之,避免被不法分子圍獵,付出過于昂貴的“學費”。對于學校和家庭,很有必要對這個群體加強教育,幫助他們筑牢安全堤防,把學業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跟風炒作。
當然,對于持續升溫的“炒鞋”熱,光是“退避三舍”還不夠。必須看到的是,除了詐騙犯罪外,“炒鞋”熱還可能涉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傳銷等涉眾型經濟金融違法問題。從小的方面來說,這些不法分子侵害的是受害人的財產權益;從大的方面來說,危害的則是整個社會的市場經濟秩序。與之前的盲盒熱、玩偶熱一樣,球鞋本身也只是一種商品,只不過淪為投機炒作的工具。這種亂象如果不能及早被遏制,很可能愈演愈烈,帶來更多后遺癥。所以,有關部門應及時、有力介入,依法對違法犯罪分子作出懲處。從長遠來看,還需要加強法律規范,為類似投機亂象澆點冷水,打擊其間存在的各種違法違規現象。
(作者系空軍軍醫大學副教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