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0-04-18 08:46:04
中央財政撥付農業轉移支付資金2500多億元——
種糧信心穩 春耕春播忙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喬金亮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今年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穩住糧食生產。糧食最低收購價保持了穩定,并有所提高。已撥付2020年中央財政農業轉移支付資金2500多億元。目前,春耕生產秩序已基本恢復正常,進度也有所加快。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季度數據顯示,農業生產基本平穩,糧食生產形勢較好。一季度,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目前,全國主要農區氣候條件總體有利,春耕春播進展順利,冬小麥整體長勢好于上年和常年。3月底,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播種面積比重達到87.2%,比上年同期增加3.5個百分點。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說,奪取糧食豐收,對于發揮好“三農”壓艙石作用具有特殊重要性。從各地反映情況看,今年糧食種植意向面積穩中略增,夏糧豐收有基礎,春播進展順利,糧食生產開了個好局。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截至4月14日,全國已春播糧食19.1%,進度同比快1.0個百分點。其中,早稻大田播栽75.3%,春玉米已播14.4%,薯類已播39.2%。此外,中稻育秧36.9%,進度同比快1.0個百分點。
政策穩定種糧信心
細心的人會發現,今年春天,國家采取了超常規措施穩住糧食生產。在春耕生產關鍵節點,中央應對疫情領導小組下發《當前春耕生產工作指南》,指導各地分區分級恢復農業生產秩序,確保不誤農時春耕備耕,穩住春播糧食面積,這是多年少有的。在春播大面積展開前,農業農村部及時將今年糧食生產目標下達各省人民政府,把穩定糧食面積作為約束性指標,層層壓實責任,這也是多年少有的。
“穩糧食首先是穩收益。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穩住了農民賣糧預期收益。”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說,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為每斤1.12元,連續2年下調后保持了穩定;早秈稻和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在連續3年調低的情況下,今年每斤提高了1分錢,粳稻最低收購價保持不變。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總體穩定。目前已撥付2020年中央財政農業轉移支付資金2500多億元,重點支持保護耕地、購置農機具、建設高標準農田、培育高素質農民等。
為支持“米袋子”穩產保供,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聯合財政、銀保監等部門出臺財政支農政策、金融支農措施,加快全省農資企業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全省種業企業復工率達100%,規模以上農藥生產企業復工率92%,產能10萬噸以上肥料企業復工率88%。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推進“優品優補”,確保實現補貼機具超過4.8萬臺套、受益農戶超過2.8萬戶的目標,已完成秸稈機械化還田4200萬畝和農機深松整地50萬畝。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在當前各級財力相對比較緊張的情況下,這些政策措施能夠保持穩定,有的還能有所增加,是非常不容易的。從中央財政到地方財政拿出真金白銀,將強農惠農政策貫穿糧食生產全過程,釋放出強烈的重糧穩農信號,讓各類種糧主體吃下定心丸,安心種好糧。目前,各地加快落實各類農業項目資金,不斷夯實糧食生產基礎。
春耕生產有序推進
與其他行業一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耕生產也曾遇到一些困難。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進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打通農資下鄉、農機上路、農民下田等堵點,盡可能減輕疫情對春耕生產的影響。從農業農村部調度情況看,目前春耕生產秩序已基本恢復正常,春管春耕正有序推進。
東北4省區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4月13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召開視頻會議,推動東北4省區落實春季農業生產財政金融政策,促進糧食穩產保供。有關部門建立工作專班,統籌安排各項政策資金,及時分解細化落實到田到戶;推行規模經營主體資質認定和信息共享,建立無縫對接的增信和風險分擔機制;推廣政銀擔模式,發揮農業信貸擔保公司作用,解決糧食規模經營主體的信貸問題。
在我國糧食生產第一大省黑龍江,目前備耕已接近尾聲,水稻育苗和旱田封墑整地加緊開展,麥播從南到北陸續開始。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日前提出,今年全省糧食作物面積2.15億畝以上,比上年增加近50萬畝。省財政拿出1.2億元資金,對水稻智能集中催芽給予補貼,提高水稻生產標準和質量。同時明確了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適當提高,引導農民及早確定種植意向。農情調度情況顯示,全省水稻面積穩,玉米和小麥面積增。
“穩水稻關鍵是穩面積。我們今年在重點培育種糧大戶基礎上,突出抓好耕地拋荒治理工作,已初見成效。”江西省上栗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已對全縣耕地拋荒情況摸底核實,列出任務清單和舉措。堅持“誰耕種,補給誰”原則,推進土地流轉,杜絕耕地閑置現象。縣級統籌100萬元,獎補50畝以上早稻種植戶;各鄉鎮也出臺政策,有的鎮獎補50畝以上規模化種植的種植大戶,對種植雙季稻的農戶每季給予100元/畝補助。截至目前,全縣已落實早稻種植面積2.8萬畝。
在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看來,與往年相比,今年早稻生產有3個特點,可總結為“三個擴大”:擴大了優質稻,各地積極推廣優質早秈稻品種,同時發展訂單生產。擴大了集中育秧,中央財政資金和地方支持水稻的資金主要用于支持集中育秧和機插秧。今年工廠化集中育秧面積達1250多萬畝,比去年增加200多萬畝。擴大了規模種植,今年早稻增加面積主要是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規模經營主體,主要提供商品糧,能夠有效增加市場供給。
從會春耕到“慧”春耕
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拖拉機、無人插秧機、植保無人機等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水稻種植、小麥田管等多個生產環節。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張興旺表示,預計全國投入春耕生產的植保無人機超過3萬臺,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拖拉機及配套精準作業農機具超過2萬臺套,為確保今年春耕備耕的質量提供了機械化支撐。再有一個多月夏收就要來臨,預計今年小麥主產省夏糧機收、秸稈處理和秋糧種肥同播“一條龍”服務面積超過1.7億畝,夏收夏種將實現無縫對接。
不少地區青壯年勞動力不足,春耕生產如何不誤農時?答案是,開展職業化代耕代種。各地以專業化服務組織、新型經營主體、農機合作社等為主導,完善早稻育秧服務鏈條,全面開展代耕代種“保姆式”社會化服務,有效解決部分農村地區勞動力不足等難題。全國超6萬個農機服務組織投入生產,積極發展托管式、網約式等農機服務新業態新模式,幫助廣大農戶輕松機械種田。
科技春耕,綠色生產是主線。過去大水漫灌,如今精打細算。化肥農藥減下去,糧食品質提上來。在河南滑縣,澆地刷卡,用水少了,一畝小麥灌溉能省10元。在山東陽信,精準施肥,一畝地肥料成本從420元減少到300元。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區,畝均農藥施用量減少一成以上。目前,我國三大主糧化肥利用率達到39.2%,農藥利用率達到39.8%。今年,全國將選擇300個糧棉油生產大縣開展化肥減量增效試點,再創建100個病蟲綠色防控示范縣。
從會春耕到“慧”春耕,離不開農業科技“云指導”。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表示,已建設了農技推廣信息服務平臺,組織37萬名農技推廣人員線上解答技術難題、開展技術指導、提供遠程問診,服務糧食生產。今后將持續組織全國農業科技力量在線開展生產指導和技術服務,不斷提高覆蓋面和使用率,加速推進農技推廣服務信息化,讓廣大農民搭乘“互聯網+”快車。
喬金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