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0-06-24 06:40:06
讓“田秀才”“鄉創客”大顯身手
日前,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的意見》,提出培育農村創新創業的“領頭雁”,到2025年,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達到100萬以上,農業重點縣的行政村基本實現全覆蓋。
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是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的鄉村企業家。培育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就是培育鄉村產業發展的動能。當前,農村創新創業進展如何?創新創業帶頭人將迎來哪些扶持政策?如何發揮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的“頭雁效應”,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顯身手?
以“領頭雁”推動農村創新創業在江西省瑞金市黃柏鄉龍湖村眾多果農中,鄧大慶頗有名氣。“農村人靠地致富。”這是鄧大慶時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通過發展臍橙特色種植,鄧大慶不僅實現了脫貧,還成為村里的致富“領頭雁”。2016年2月,鄧大慶牽頭,與龍湖村委黨支部共同組織成立了“瑞金市龍珠塔臍橙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們創造了“一畝臍橙一萬塊、脫貧致富來得快”的脫貧奇跡。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創新創業是鄉村產業振興的動能。
“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有利于吸引更多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等返鄉入鄉在鄉開辦新企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培育新業態,有利于促進農業與現代產業跨界配置要素,打通城鄉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雙向流動渠道,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鄉融合發展步伐加快,農村雙創環境持續改善,廣袤鄉村正成為創新創業熱土。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19年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員850萬人,比上年增加70萬;本鄉創新創業人員3100多萬。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阻礙了農民工外出務工步伐,2300多萬滯留鄉村的農民工中約有60萬人產生留鄉創業意向。
“鄉創客”依然面臨成長的煩惱
夏夜,浙江湖州南潯千金永根生態漁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沈彬良坐在電腦前對微博中的留言一一回復,其中有關于產品的好評或投訴,有來自全國的農村青年對農產品電商的提問等。
2010年,沈彬良辭去五星級酒店的高管職位,毅然回鄉創業,組織當地139戶水產養殖戶成立了生態漁業專業合作社,在3年的時間里建立了2000畝的養殖基地,被評為浙江省水產養殖示范精品園。
談到創業初期遇到的困難,沈彬良坦言,資金、人才、品牌成為產業發展初期的三大難題。
近年來,各地大力推進農村創新創業,建設了一批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和孵化實訓基地,培養了一批農村創新創業導師和領軍人物。然而,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也面臨一些困難,突出表現在投融資渠道少、融資難、融資貴,用地瓶頸多、不少沒有用地指標,人才技術獲得難、技術專家難找。他們期待更多有針對性的財稅、融資、用地、人才政策。
曾衍德介紹,從基層反映情況看,當前返鄉入鄉創業面臨創業項目不好選、創業資金不好籌、創業用地不好拿、創業人才不好聘、創業風險不好控等問題。
從“錢、地、人”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為破解返鄉在鄉創業“水土不服”難題,這次《關于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的意見》為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提供了一系列新政策、新支持。專家分析,此次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主要從“錢、地、人”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在錢的方面,落實創業一次性補貼政策。對首次創業、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按規定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等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作用,積極為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提供融資擔保。”曾衍德指出,此外,鼓勵各地統籌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或有條件的地區因地制宜設立返鄉入鄉創業資金,并引導各類產業發展基金、創業投資基金投入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創辦的項目。
如何加大創業用地支持?曾衍德說,各地新編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省級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應做好農村創新創業用地保障。為盤活現有土地資源,支持開展縣域農村閑置宅基地、農業生產與村莊建設復合用地、村莊空閑地等土地綜合整治,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復墾騰退建設用地指標,優先用于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和返鄉入鄉創新創業。
“在人的方面,文件提出將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及其所需人才納入地方政府人才引進政策獎勵和住房補貼等范圍。對符合條件的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納入城鎮住房保障范圍。加快推進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切實為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及其所需人才妥善辦理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曾衍德說。
(本報記者 李慧) 【編輯:房家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