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2日訊 近日,浙江省縉云縣2020年項目推進點評會上,兩家單位因推進改革、項目工作緩慢,被書記縣長頒發“蝸牛獎”。據悉,這是自2018年3月以來該縣第四次頒發“蝸牛獎”,被認定為“蝸牛獎”的單位和相關責任人不僅要在新聞媒體上公開曝光,還要被扣除綜合考核分和月考核獎金,可謂“名利雙失”。
浙江兩單位被頒“蝸牛獎”,“懶政的帽子”不好摘
據報道,今年已是縉云縣第四次頒發“蝸牛獎”。早在2018年,縉云縣委辦公室縉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就下發了《縉云縣作風建設“蝸牛獎”認定暫行辦法》,其中明確了確定了評選方式: “蝸牛獎”的范圍涉及推進項目工程和民生實事建設的事項、關系群眾利益的事項,“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以及履行法定職責的情況等7大內容。獎項評選前都會征集線索,根據群眾反映的問題及重點單位領導部門的登記意見,確定線索,再進行核查。而每一次“獎項”涉及的內容、得獎的人數,也會根據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核查結果確定,但著重在諸如修路、建操場、安置房修建等民生實事領域的項目上。
今年被頒“蝸牛獎”的兩家單位之一為當地的舒寧醫院,由于遷建項目建設進度緩慢,該院遷建項目專人專班攻堅組才被評為此次“蝸牛獎”得主。
“蝸牛獎”的另一得主——縣水利局機關,則因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推進緩慢,導致該局水政科也被評為“蝸牛獎”。
除了核查和頒獎環節,對于“蝸牛獎”得主,縉云縣已建立起督察銷號制度,嚴格監督其工作作風整改落實情況、項目推進效率等等,只有達標后,才可能被“銷號”,脫掉“蝸牛獎”的帽子。
劍指懶政,多地頒發“蝸牛獎”
“蝸牛獎”直指懶政怠政,倒逼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出效率,這個詞一度成為2018年度十大反腐熱詞。除了縉云縣,其他不少地方也在積極開展“蝸牛獎”評選工作。
據相關報道,2016年1月7日,江蘇省泰州市最早設立“蝸牛獎”,專治官員不作為。同年4月13日,泰州市向社會公布了首批“蝸牛獎”認定結果,12個市直機關、基層站所榜上有名。當地政府表示,“蝸牛獎”涉及的問題將被嚴肅處理、跟蹤督辦。
2019年5月,浙江省嵊州市以“作風建設年”為統領,設立《“奔跑獎”“蝸牛獎”認定暫行辦法》。在每季度一次的評比中,“奔跑獎”采取“自行申報+審核認定”的方式產生;“蝸牛獎”問題線索則采取公開征集、專項督查、上級交辦、媒體曝光、群眾舉報等方式收集。上述辦法規定,被評為“奔跑獎”“蝸牛獎”的單位,在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中分別進行加分和扣分,上榜“蝸牛獎”的,相關責任人要接受問責處理。
2019年9月,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也設立了“蝸牛獎”,該獎項適用于遂溪縣各鎮、縣直副科以上單位及其內設機構和工作人員。“蝸牛獎”不設名額限制,原則上每年認定一次,情況特殊的可適時組織認定。
除了設立“蝸牛獎”這樣的督促辦法,在治理懶政、怠政、慢政現象上,也有相關專家給出了建議:還應加強政府自身監督,讓政府工作人員運用好自己手中的權力,切實為人民服務;同時要依靠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暢通言論渠道,才能讓存在問題的行為真正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