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8-27 13:42:08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 題:小橋、流水、書香、人家——老北京胡同里的恬靜棲居
新華社記者李德欣、戴小河、張漫子
從北京前門南行不遠,就來到了楊梅竹斜街。不同于前門大街的熱鬧喧囂,走進這條不到500米的胡同內,身邊的一切都安靜了下來。一座座古香古色的書局,一個個充滿文創元素的小店,用獨具特色的“文化味兒”,體現著北京胡同的風韻。
胡同深處,在藤蔓綠植的掩映下,一家名為濟安齋的小店吸引不少游客駐足。它的前身是一間中藥鋪,現在則是一個充滿文藝氣息的咖啡書吧兼家庭博物館。
小店的主人是中藥鋪第21代傳人王秀仁。“歷史上的楊梅竹斜街以文化聞名。”王秀仁在楊梅竹斜街生活了數十年,據她介紹,當年這里被稱為“出版一條街”,鼎盛時期有7家書局,魯迅、沈從文、郁達夫等人都是這里的常客。
隨著時代變遷,入住楊梅竹斜街的居民日漸增多,最多時達1700余戶。這條本就不長的胡同空間越發局促,漸漸失去往日的文化氣息。
2010年,楊梅竹斜街被選為老城改造更新試點項目,采取自愿騰退原則,目前已有700余戶居民陸續遷出,為“騰籠換鳥”留下空間。
“這條街不大拆大建,保留了大部分老住戶,力求把老北京的人氣兒、韻味兒原汁原味地留下來。”大柵欄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婕介紹,對騰退的房屋和空間,除分類分級進行建筑改造和環境景觀提升外,還要引入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業態。
為了讓自己的小店與胡同的風格統一,王秀仁對自家的藥鋪進行了改造升級,濟安齋咖啡書吧和中藥家庭博物館相繼開張。“很多年輕的設計師幫助我出點子,讓我的老藥鋪也實現了跨界融合。”王秀仁說。
如今,濟安齋已經成了楊梅竹斜街里的網紅打卡地,吸引中外游客紛至沓來。一些“老北京”也常來這里,尋找過往的記憶。“這條胡同需要我們這些老街坊,要不即使恢復得再完美,也沒有生命力。”王秀仁感嘆道。
東城區草廠地區因“南北走向胡同群”而聞名,也是老北京南城極具代表性的胡同片區。但隨著入住居民增多,私搭亂建行為屢禁不止,加之管理滯后,居住環境日趨惡化。
“頭上電線橫七豎八,就像蜘蛛網;路上亂搭煤棚,自行車都沒法騎;公廁沒人清掃,滿胡同串味兒……”回憶起以前的景象,居民丁淑鳳不住搖頭。
2016年起,草廠地區胡同整體升級整治工作啟動,胡同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草廠四條胡同獲得“北京十大最美街巷”稱號。
變化的不僅是胡同的“面子”,還有居民共商共治的“里子”。胡同里選擇哪種照明燈,地上的鋪路石如何設計,綠植種類如何選擇……改造中的種種細節,離不開草廠社區小院議事廳的參與。
“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的事居民定。”草廠社區黨委書記朱耿亭介紹,小院議事廳成立于2012年,現有成員17人,由社區黨委委員、胡同居民組長和社區居民代表組成。議事廳在居委會的指導下,對關系居民切身利益的問題進行協商共治,通過議事廳自我提出、自我討論、自我解決,形成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民主決策的良好氛圍。
“白天街坊鄰居在胡同內消暑納涼、喝茶下棋,晚上睡覺能聽到蟬叫,早年間的生活又回來了。”丁淑鳳說,“最近,小院議事廳正在討論如何更好實施垃圾分類,好環境來之不易,需要鄰里街坊們共同維護。”
白墻灰瓦雨如煙,古意石橋月半彎。古詩中描繪的江南美景,也出現在北京老城的胡同里——三里河綠化景觀全長約900米,是北京近年來恢復古都風貌、打造文化金名片的新嘗試。
改造后的三里河建筑與自然環境巧妙結合,小橋、流水、廊亭、人家,好似一幅水鄉畫卷。“千里之外的江南景色,如今在家門口就能看到,真是大大的驚喜。”附近的居民張媛說。
這樣的“驚喜”還將更多。近日,北京市政府在研究《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時提出,要突出民生改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重點難點問題,解決好老百姓家門口的事,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
在東城,已有12個平房區街道、656條背街小巷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在西城,1300多條背街小巷得到提升,84條街巷達到“十無五好”標準。
生活變化日新月異,讓從小生長在前門東區胡同里的居民陳鳳英感慨萬千:“出門就能在河邊遛彎,聽著流水聲、鳥叫聲,越走腳步越輕快,心里越來越痛快。咱們住在胡同里,也能過上現代生活!”在她身后,北京老城胡同的新時代畫卷正徐徐打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