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sm极度另类视频,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全部

“一死報國,來生再見”,九旬抗戰老兵追憶衡陽保衛戰“最后一電”

來源:新華社

作者:

2020-09-02 09:02:09

“敵人今晨由城北突入以后,即在城內展開巷戰,我官兵傷亡殆盡,刻再無兵可資堵擊。職等誓以一死報黨國,勉盡軍人天職,決不負鈞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電恐為最后一電,來生再見。”這是由抗日名將方先覺率部從衡陽保衛戰戰場發出的“最后一電”

發報者盧慶貽如今已是92歲高齡的耄耋老人。在歷經殘酷的戰爭和滄桑的歲月后,他堅韌而頑強地活著,守護著這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首發:“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ID:xhmrdxwx)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良恒、帥才

視頻: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振海

“弟兄們!來生再見。”

正在熱映的抗戰題材電影《八佰》里,最后撤退前,演員李晨飾演的山東兵在和戰友訣別時,一句“來生再見”讓無數觀眾瞬間淚崩。這個橋段是電影演員對抗戰中中國軍人視死如歸、慷慨赴死壯舉的藝術再現。

電影《八佰》劇照

實際上,在抗戰史上,中國軍人的確曾在一道絕命電報中誓言“一死報國”“來生再見”。這道由抗日名將方先覺率部從極為慘烈悲壯的衡陽保衛戰戰場發出的“最后一電”,在《大公報》刊載之后,極大地鼓舞了當時正苦苦支撐的二戰盟國億萬軍民。

“最后一電”發報者盧慶貽依然健在。在歷經殘酷的戰爭和滄桑的歲月后,如今他平靜地生活在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的一個村子里。穿越大時代的滾滾洪流,他堅韌而頑強地活著,守護著這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這是8月11日在位于湘潭市姜畬鎮易建河村的家中拍攝的盧慶貽。本文部分圖片由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振海攝

孤軍堅守孤城47天

微風輕拂,稻浪翻滾,白鷺低飛,盧慶貽老人家的房子被一大片稻田包圍著。

當年參戰時,盧慶貽還是尚未成年的“黃髫小兒”,如今已是92歲高齡的耄耋老人。他瘦小的身軀有些佝僂,耳朵有點背,但身子骨還算硬朗,言語表達很流暢。

在老兩口居住的老宅堂屋里落座后,盧老打開話匣子,講起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將記者思緒帶回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1928年,我出生在長沙城南門燈籠街。祖父母在長沙做生意,小時候家里條件不錯。”盧老回憶說,1938年,日本一路南下,情勢危急的長沙城在“文夕大火”中淪為焦土,此后他隨家人搬回湘潭老家。

1940年,祖父過世。失去“主心骨”,家里越來越困難,盧慶貽不得不輟學。1941年,剛滿13歲的他前往長沙謀生。年底,第三次長沙會戰打響,參戰部隊傷亡較大,減員嚴重,長沙城內四處都有征兵點。

圖為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束時捕捉殘敵。新華社資料片

恰逢第十軍招收報務員,盧慶貽報名參加考試,通過選拔以后,在長沙城接受半年培訓,隨后被分配到第十軍軍部。

1944年,為扭轉太平洋戰場不利局面,日軍急于打通從中國東北到東南亞的大陸交通線,瘋狂實施所謂“一號作戰計劃”。這是日軍發動侵華戰爭以來,在中國戰場發動的規模最大的進攻,扼守粵漢鐵路的長沙、衡陽是主戰場之一。

當年5月底,第四次長沙會戰爆發。日軍主將橫山勇找到國軍守將薛岳“天爐戰法”漏洞,狡猾地實施作戰計劃。當年6月,長沙淪陷,衡陽北面再無阻擋,日軍大舉南下進犯。

第十軍奉命死守衡陽,寸土不讓,等待援軍,但雙方實力懸殊,守軍只有17000余人,日軍兵力超過十萬人,還動用大量飛機大炮對守軍陣地和衡陽城狂轟濫炸。

盧老回憶說,1944年6月下旬,在橫山勇指揮下,日軍三個師團對衡陽城發起第一次強攻,從地面和空中進行狂轟濫炸。但守軍士氣高漲,沉著應戰,頂住敵人猛烈炮火,日軍陣地幾乎沒有向前推進一步。“日軍還使用了毒氣,我軍整整一個排的人都被毒死。城內的防毒面具都被送到前線,但還是遠遠滿足不了需要,后來只能把毛巾打濕后圍在臉上防毒。”盧老說。

此后,日軍又分別于7月下旬、8月上旬對衡陽城發動了第二、第三次強攻。由于傷亡慘重,糧食彈藥補給吃緊,援軍又遲遲沒有到來,第十軍守城越來越吃力。最終在8月6日清晨,日軍在守軍防線上撕開了一道口子,從北門攻入了衡陽城內。

圖為1944年11月,第十軍守備衡陽戰斗要報。新華社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提供)

“6日中午,方先覺軍長召集師長、參謀長在衡陽城內開會,最終決定放棄從衡陽城突圍,并擬好了一道電報。”盧老說,6日下午,譯電員將電報交給他后,他隨即將電報發往芷江,電報經由芷江空軍臺再轉往重慶。

由于援軍久久未到,衡陽城已成焦土,城內官兵命懸一線。經與日軍談判,在得到不屠城承諾后,方先覺8月8日率部放棄抵抗,此時這支孤軍已堅守47天。

“此電恐為最后一電,來生再見”

“我當時并不知道電報內容,發報后不久,我就被俘了,1000多人全部被日軍關在衡陽城內的天主教堂。”盧老說。

衡陽保衛戰持續超過一個半月,軍需巨大,日軍糧食補給也極為短缺。到秋收時,日軍挑出一批年輕力壯的第十軍被俘官兵,用槍指著,強迫他們去搶收百姓種的稻子。

“我也被挑中了。”盧老說,20多個人白天收禾,晚上休息。在去往湖南零陵的路上,他們被看守的日軍士兵逼著上山,到老百姓家里搶糧食。他們瞅準機會,上山后跟老鄉講明情況,飽餐一頓后就跑了。日軍士兵怕遇到游擊隊,也不追。

逃出來后,盧慶貽一路向西走,四處尋找部隊。在湘中武岡地區,他碰到了七十四軍游擊隊,隨后被帶到七十四軍軍部,被安排在電臺做事。通過七十四軍軍部電臺,他與設在貴陽的第十軍留守處聯系上。最終,幾經輾轉,盧慶貽來到貴陽,回歸原部隊。

在貴陽第十軍留守處,盧慶貽第一次看到《大公報》刊發的“最后一電”:

“敵人今晨由城北突入以后,即在城內展開巷戰,我官兵傷亡殆盡,刻再無兵可資堵擊。職等誓以一死報黨國,勉盡軍人天職,決不負鈞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電恐為最后一電,來生再見。”

“看完后,我沒忍住,大哭一場,心里特別難受。那么多戰友,有的年紀跟我差不多,還不到20歲,就壯烈犧牲了。”盧老說,他很慶幸自己能夠在無比慘烈的衡陽保衛戰中活下來,但是數千名戰友卻把生命留在了衡陽,為國家和民族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此電恐為最后一電,來生再見。”當著記者的面,盧老面帶淚光,幾乎一字不差地背完整段電文。他說,這70多年來,他曾在心中無數遍默念過這道電報。

圖為1944年11月,第十軍守備衡陽戰斗要報。新華社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提供)

衡陽淪陷后,大量陣亡將士遺體暴露于野,長時間沒有得到安置,日曬雨淋,面目全非。抗戰勝利后,第十軍師長葛先才奉命重回衡陽,搜集掩埋陣亡將士遺骸。

60余名第十軍官兵聞訊趕來,盧慶貽也是其中之一。“大量遺體暴露在野外,很多都腐爛啦,不完整,臭氣熏天,看著心里難受,忍不住流眼淚。”盧老說,四個多月時間,他們一共收集3000多具陣亡將士遺體,全部合葬在衡陽城郊張家山一帶。

抗戰勝利后,國民黨軍隊改組,盧慶貽被編入整編第三師。1946年,盧慶貽選擇回鄉,從此離開戰場。“當時,我出來當兵已經四五年,非常想念家中親人,拿到證件和路費后,就回到老家務農,從此再沒出去。”盧老說。

“珍惜和平,希望永遠不要再有戰爭”

彈指一揮間,轉眼過去70多年。離開戰場后,盧慶貽又幾經輾轉,最終在湘潭市雨湖區姜畬鎮易建河村安家。

70多年來,盧慶貽和愛人鄧利文勤耕苦作,生兒育女,操持家庭。如今,一家人已經是四世同堂,兒孫滿堂的老兩口仍然堅持勞動,在老宅里過著祥和的日子。

這是8月11日在位于湘潭市姜畬鎮易建河村的家中拍攝的盧慶貽(左)和愛人鄧利文。

盧老對記者說,他對現在的生活還算滿意。從2015年開始,他每月能拿到400元老兵補貼。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大兒子是當地有名的種糧大戶,二兒子現在海南省海口市任公務員。他和老伴身體還算健康,兒孫們也經常回來。

70多年來,盧慶貽經常想起犧牲的戰友。他說,隨著年齡增長,很多事情都已經想不起來,腦海中很多戰友的樣子越來越模糊,能記得的名字也越來越少,但當年慘烈的戰斗場景仿佛就在昨天,夜深人靜的時候還依稀能聽到槍炮聲。

在盧慶貽心中,還有一件事是終身遺憾。當年,一位名叫羅學先的同學也在第十軍軍部電臺工作,兩人有很深厚的交誼。遺憾的是,他的這位同學戰友沒能在戰爭中活下來,死于日軍飛機轟炸,犧牲時還很年輕,不到20歲。

這是8月11日在位于湘潭市姜畬鎮易建河村的家中拍攝的盧慶貽。

“戰爭結束后,我一直想給羅學先家里寫封信,將他已經犧牲的情況告訴他家里人。可惜的是,我的照片、證件還有同學錄都丟了,不知道他家地址,都不曉得該把信寄到哪里去。這是我最大的遺憾。”盧老說。

最近幾年來,盧慶貽經常受邀參加各種與紀念抗戰相關的主題活動。2015年9月3日,作為抗戰老兵代表,他受邀到北京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并于當天坐上第11號閱兵車接受檢閱。

在盧慶貽臥房里,墻上掛著很多他參加抗戰紀念活動的照片,桌上擺著各種榮譽和紀念勛章。“跟那些犧牲的戰友相比,我算幸運的。無數將士官兵獻出寶貴生命,才換來如今的和平生活。”盧老說,“我們要珍惜和平,希望永遠不要再有戰爭。”

這是盧慶貽所佩戴的紀念勛章(8月11日攝)。

盧老說:“戰爭太殘酷,無數人因為戰爭生離死別。我們要銘記歷史,不能忘了曾經的傷痛,只有這樣才對得起那些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英勇獻身的將士們。”

老兵不死,只會慢慢凋零,在世的衡陽保衛戰參戰老兵已越來越少。活著,他們是民族的英雄;逝去,他們是永遠的豐碑。

草地周刊|深圳特區40年,3萬人變2000萬:他們和這座城

草地周刊|從千年石窟到豐富“潮”品,敦煌文化究竟藏著怎樣的神奇密碼?

草地周刊|太行山“活著的阿炳”,一年要走360多個村莊

神州風物|除了國民下飯菜,這里還有“楊貴妃最愛”

神州風物|重走“蕭關古道”,看西海固“脫胎換骨”

神州風物|深山密林追蹤野象,當地人稱大象“坐標”……西雙版納有一群“追象人”

說人解史|生于“受降之城”,他用12年繪制19幅油畫還原對日受降

說人解史|尋訪六福客棧:好萊塢故事背后的真實歷史

草地·書話|這部文字版“紀錄片”,看見特區“每個人”

草地·專欄|《1917》與《八佰》:數字背后的血肉與人性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飛(Netflix)將拍《三體》英文電視劇?劉慈欣擔任顧問

當地時間9月1日,網飛(Netflix)宣布將把劉慈欣所著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三部曲搬上熒屏,拍攝英文電視劇。該劇由《權力的游戲》主創大衛...[詳細]
@中國日報 2020-09-02

半月談 | 上面一句“看著辦”,基層干部直冒汗

身為基層干部,誰沒請示過上級。有請示就該有回復,只是有一種回復,基層干部聽了心里會打鼓——3個字,“看著辦”。向上級領導反映后,他...[詳細]
《半月談》 2020-09-02

這個規模盛大的服貿展會,線上線下咋開會?

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記者陳旭、郁瓊源)全球首個服務貿易領域綜合型展會——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即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境...[詳細]
新華社 2020-09-02

全國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700萬戶

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剛剛走進北京市勁松北社區,改造效果“迎面而來”。貝殼研究院根據目前...[詳細]
人民日報 2020-09-02

整治未成年人網絡環境 “飯圈”“祖安文化”等被點名

近日,記者了解到,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下發《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聯合...[詳細]
科技日報 2020-09-02

武漢青山居民:“向總書記報告,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

“往日的工人村,硬像個大破窯,華中最大的棚戶區,住得人發毛……如今的工人村,環境多美好,青山碧水映藍天,紅花配綠草。小區像花園,江...[詳細]
人民網湖北頻道 2020-09-02

8月財新制造業PMI創新高 經濟復蘇向好動力強勁

9月1日公布的8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3.1,較7月提高0.3個百分點,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其中,制造業生產指數、新訂...[詳細]
經濟參考報 2020-09-02

不止鐘芳蓉,這些北大新生選的專業都不“熱”

因為“考古女孩”鐘芳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迎新展臺,在這個開學季收獲了更多關注。最后,她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因為這是心之所至。...[詳細]
科技日報 2020-09-02

支持實體力度加大、資產質量承壓 上市銀行半年報有喜有憂

上市銀行半年報有喜有憂。“憂”則體現在凈利潤大幅下降、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雙升”,資產質量承壓等方面。從六大行看,今年上半年...[詳細]
經濟日報 2020-09-02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更完善 督察更有力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首次將國務院有關部門納入督察范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劍再出鞘。9月1日,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全部...[詳細]
人民日報 2020-09-02

八月謠言榜出爐 健康領域仍是“重災區”

一些地方蚊子囂張肆虐,多地紛紛拉響登革熱防疫警報。與此同時,登革熱相關傳言在網上流傳;作為誘發胃癌的危險因素,幽門螺旋桿菌成為不少...[詳細]
科技日報 2020-09-02

廖國勛任天津市委副書記 張國清不再擔任

廖國勛同志任天津市委副書記。張國清同志不再擔任天津市委副書記職務。廖國勛同志任天津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詳細]
天津日報 2020-09-02

袁家軍任浙江省委書記: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本報杭州9月1日訊9月1日下午,省委召開領導干部會議,宣布中共中央關于浙江省委主要領導職務調整的決定。袁家軍同志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車...[詳細]
浙江日報 2020-09-02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
<legend id="avguq"></legend>
  • <th id="avguq"></th><sup id="avguq"></sup>
    1. <del id="avguq"></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