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9-03 14:36:09
新華社福州9月3日電 題:一雙定制運動鞋背后的制造業轉型故事
新華社記者 陳弘毅
雙馳鞋業的“新一代定制工廠”坐落于福建省莆田市的鬧市區。從外觀看,與其說是一家工廠,倒不如說更像一家鞋店。
但與一般鞋店不同,這里見不到一排排擺滿鞋子的貨架,而是科技感十足:大廳中央擺著一臺偌大的腳型測量儀器,旁邊是幾個電腦屏幕。不時有顧客站在儀器上測量,很快,一份詳細的腳型報告就會通過小程序出現在顧客的手機上,其中有腳型尺碼、身體平衡性、走路習慣等一系列信息,連運動鞋哪個部位磨損更快都一目了然。
這份數據會生成最適合顧客雙腳的鞋子型號,然后還要搭配鞋面圖案。顧客輕點電腦屏幕,幾十種鞋款就出現在眼前,選中之后,就生成了“專屬運動鞋”的訂單。
訂單信息隨即傳到店面后的廠房中。廠房面積只有幾百平方米,在20個機臺上,梭機飛快地跳動著編制鞋面,整個車間的工人不到10人,地面上游走著運送材料的機器人。在這里,“專屬運動鞋”只需一兩個小時,就從訂單變成了成品。
“平均一個機臺一天要生產40雙運動鞋。每天,定制工廠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個訂單。”雙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文彪告訴記者。
莆田制鞋業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如今已成為這座城市的支柱產業:鞋企4000余家,總產值超千億元,從業人員50萬人,為全市貢獻三分之一稅收、四分之一工業產值。
經過多年發展,莆田擁有了完整的制鞋產業集群、熟練的工人群體,不過,鞋企多數給國外大品牌代工。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外貿訂單銳減,莆田鞋業尋找轉型之路顯得更加迫切。
“鞋服產品季節性強,行業最大的痛點是庫存。”陳文彪說,定制工廠通過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實現了以銷定產、減少庫存。經過反復調試和一段時間的運行,這種小型定制工廠模式已經實現穩定生產,下一步計劃進軍消費力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的一線城市。
莆田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工程師陳俊杰認為,莆田鞋企定制工廠的出現,一方面是看到消費端的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做到了生產端的智能制造。雙馳鞋業幾年前率先開始這一轉型。
“當時我到德國的奔馳工廠考察,發現車間里沒幾個工人,生產的智能化水平很高。”陳文彪說,制造業的轉型遲早到來,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擁抱未來。
雙馳鞋業由此開始打造新一代智能工廠。“設備都是現成的,關鍵是把它們聯網,重構整個生產模式,滿足新的生產需求。”陳文彪說,在定制生產模式下,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腳型測量數據下單,訂單直達生產企業生產,周期從以往的幾個月縮短為1天。對企業來說,可以實現零庫存,抗風險能力大大加強。
作為莆田鞋業協會會長,陳文彪認為,我國鞋業市場看似飽和,實際上仍有巨大成長空間。他分析,中國人年均消費鞋2.5雙,歐美國家是6雙至10雙,這種差距是由于我國在細分品類鞋子消費上的不足造成的。隨著經濟發展、消費者需求多樣化,未來我國鞋業市場在細分品類上一定會有增量。
據悉,莆田市正在積極引導鞋企尋找各自的細分定位,實現差異化競爭,共同做強“莆田鞋”品牌的美譽度和附加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