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9-04 17:48:09
新華社貴陽9月4日電 題:“智治”“自治”齊發力 城鄉社區治理從獨奏到合唱——民進中央2020年度重點考察調研觀察
新華社記者肖艷
如何有效推動城鄉社區治理,影響城鄉社區治理效能的痛點和難點有哪些?記者日前隨民進中央調研組赴貴州開展年度重點考察調研。
隨著城市化不斷推進,全國多地出現了超大型社區,隨之而來的是社區治理的難點:居住人口體量大,流動人口多,人員結構復雜等。
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片區是一個棚戶區改造形成的超大型社區,占地僅10平方公里,短短幾年間入住人口已經超過45萬人,工商注冊戶超過2萬家。南明區委書記鄒杰坦言,由于預判不足,前期政府的社會治理水平遠沒有跟上城市的發展速度。
近幾年,在堅持黨建引領社會治理、逐步加大民生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花果園片區讓“數據信息”為“社會治理”賦能,健全政府統籌指揮新機制,推動社會治理邁向智能化。片區現在建成了電梯檢測監管系統、油煙監測及明廚亮灶系統、出租屋管理系統試點建設等項目,運用于治安、消防、環境、物業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務。
花果園街道辦事處遵義中路居委會書記田碧霞介紹,以數據廣泛采集為基礎的智慧管理平臺,還為管理和服務的精細化打下了基礎?!氨热纾腔酃芾砥脚_開始應用后,每天都會顯示老人出入小區的記錄,老人家兩天不出門,居委會工作人員就上門家訪。”
花果園片區的實踐說明,城鄉社區治理要協調社區各方資源共同參與,借助“社會治理+大數據”手段實現“智治”,以有效提升社區治理效能。在現有基礎上,還可以著力打破更多部門信息壁壘,規范數據管理和整合,實現更大范圍內的信息共享。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貴州在全國率先拉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序幕,全面完成了易地扶貧搬遷188萬人的任務,95%以上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
組建新社區后怎樣讓搬遷群眾認同新社區?居委會如何產生?基層協商的體系如何建立?……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新市民居住區蘑菇小鎮,調研組在考察過程中不斷發問。
蘑菇小鎮是安龍縣易地扶貧搬遷4個安置點之一,入住搬遷群眾近8000人,是安龍縣打造的第一個“智慧小區”,“雪亮工程”、人臉識別、指紋錄入等信息采集,在新社區社會治理和治安防范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提升群眾自治意識,當地還結合實際,將參與道德講堂培訓、普法宣傳、就業培訓等納入積分評價體系,有效參與的群眾累計一定分數后,可到居住區的超市里兌換日用品。
安龍縣委書記錢正浩介紹說,在搬遷前,縣里把有搬遷意向的群眾帶到安置點,一起坐公交車去醫院、去學校,了解新居住環境,讓搬遷群眾先“親城”“樂城”。在組建新社區后,讓搬遷群眾和當地居民一起參與活動,通過相互之間的交往,讓他們“融城”。
在居民代表推選上,對于整寨整村搬遷的,因為原本的社會關系,很快就能推選出居民代表,“插花”搬遷安置的,則是由工作人員有意識地從原本的村干部、退役軍人、黨員里發掘?!斑@個過程同樣也是在培育和培養新居委會的自治能力和作用。在自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后,之前的工作人員就逐步退出。自治的過程是一個逐步放手的過程,要從積極穩妥的角度考慮?!卞X正浩說。
調研組認為,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眾多,在各項政策的支持下,要逐步提升群眾的自治能力,讓群眾自主參與到社區治理中,培育社區居民的公共意識和公共責任,居民不僅要享受社區治理的成果,還要為公共事業做出貢獻,提升主人翁意識。
在興義市調研城鄉社區基層協商情況時,調研組發現,有的村子為了帶動群眾實現鄉村振興,通過民主推薦推選出十幾位村民為帶動全村發展致富的“領頭羊”,“領頭羊”不在村支兩委擔任職務,在村子整體規劃上,由“領頭羊”分片區做群眾工作,環境治理、拆偏棚、政策講解等,都由“領頭羊”協助村支兩委完成。
“以前是政府干,群眾看或是群眾被迫參與,現在是突出群眾主體地位,涉及群眾利益的重要事務都征求群眾意見,與群眾共商,讓群眾主動參與,村里該整治的整治了,沒有一個村干部被老百姓罵。”興義市雙生村“領頭羊”之一李其國說。
在考察過程中調研組發現,目前城鄉社區治理存在治理力量薄弱、治理隊伍不夠專業等問題。
調研組提出,社區治理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社區治理是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的保證,基層民主政治在社區治理中體現得非常深刻,基層民主搞好了,城鄉社區治理才能一起奏出和諧的樂曲。這次調研是民進中央受中共中央委托開展的重點考察調研,除貴州外,民進中央調研組還赴河南開展了調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