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9-08 10:46:09
新華社蘭州9月8日電 題:在那碧綠的階梯上——“梯田之鄉”甘肅莊浪縣的“三級跳”
新華社記者崔翰超、李杰、張欽
一階階梯田循山勢而起,一個個平整開闊的地塊里,綠油油的果樹茁壯成長。從遠處望去,仿佛一級級碧綠的階梯。
“各位親,我的家鄉梯田美,梯田蘋果甜又脆……”30歲的返鄉創業者邵子斌正在這碧綠的“階梯”上直播帶貨。不到半個小時,他就接到200多單訂單。遠遠看去,正在直播的邵子斌就像綠水青山中的主角,腳下的梯田就像舞臺,一棵棵碩果累累的果樹,仿佛手持“紅燈籠”的演員。
邵子斌的家鄉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是甘肅有名的蘋果大縣。這里蘋果樹漫山遍野,形成了65萬畝蘋果種植基地,帶來了20億元左右的產值,助力扶貧對象年人均增收1900元左右。一個昔日黃土裸露的貧困縣,如今森林覆蓋率達28.72%,人均享有綠地11.4平方米,實現了經濟、生態效益雙豐收。
這一切,都要從莊浪梯田“三級跳”說起。
第一跳,是莊浪人發揚愚公精神修梯田。莊浪的梯田建設十分傳奇,從20世紀60年代,一直持續到1998年,莊浪人將陡峭、破碎的山地變成了98.6萬畝平整耕地。歷史資料顯示,莊浪人累計移動土石方2.76億立方米,如果壘成一米見方的長堤,可繞地球6圈半。
“修梯田就是修灶臺,是為了不再挨餓。”看著如今這片被綠色染盡了的河山,70歲的劉進有不禁想起了過去的日子。
劉進有在上寨村當了20年的村支書,這里也是當年打響莊浪梯田建設“第一炮”的地方。
過去,莊浪縣“十山九坡頭,耕地滾了牛”。坡地上,群眾賴以為生的只能是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
為了千家萬戶的“灶臺”上有糧食,莊浪人一代接著一代干,把陡峭的山坡化為一畝畝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第二跳,是給梯田添了“新色彩”。1998年,梯田修建全面完成,莊浪人也走出了“吃不飽”的泥沼。溫飽后,窮根依然未拔掉。多年的梯田建設,在莊浪形成了“實事求是、崇尚科學、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莊浪精神。莊浪人拿出修梯田的這股子勁頭繼續探索,最終使梯田成為植樹播綠的“平臺”。
邵坪村曾是莊浪最窮的村之一,過去這里色彩單調,每畝麥子的收入不足千元。
“梯田這么好,咱們得再上一個臺階。”邵坪村村支書邵富貴說。
2001年,邵坪村黨支部反復做工作,決定在梯田上大規模推廣蘋果種植。如今,這個村郁郁蔥蔥,到處都是果園。
村民邵旭周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試種了3畝蘋果。習慣了傳統種植方法,邵旭周得從頭開始學習化肥使用等專業知識,當地請來農技專家手把手指導,從栽種、施肥、套袋再到采摘,讓農戶明明白白種蘋果。
有了技術保障,邵旭周的蘋果有質也有量。嘗到了甜頭的他,把家里的10畝地都種上了蘋果。
靠著紅彤彤的蘋果,2015年,這個八口之家實現脫貧。
第三跳,是把梯田變成“大舞臺”。隨著大地變綠,一批有想法的年輕人返鄉了。這其中就有大學生邵子斌。
2015年,邵子斌看著梯田上種的蘋果又大又甜,卻賣不上好價錢,便拿著1300元買來的二手相機,開始了電商生涯:沒有包裝盒,就買別人的紙箱;缺少貨源,就自己去和鄉親談;缺乏快遞服務,就自己把貨送到快遞點……
裸露的黃土都能變綠,那么綠也一定能生金。那一年,邵子斌有了人生的許多“第一次”,2萬多公斤蘋果銷售額達12萬元左右。2019年,他在電商平臺賣出15萬公斤左右的蘋果,銷售額達160萬元左右。
如今的莊浪梯田,不僅是直播帶貨的舞臺,也是山地農業機械化、現代化蘋果種植的舞臺,更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舞臺……百姓在這一階階梯田上吃飽了肚子,還過上了好日子。
到今年春天,莊浪沿著碧綠的梯田“拾級而上”,實現整體脫貧,正穩步向全面小康走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