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10-03 14:47:10
新華社貴陽10月3日電 題:村里的“懶漢”能忙啥
新華社記者潘德鑫
近日,貴州省多地的青貯玉米進入集中收割期。在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大石頭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里,每天都有二三十位村民收割青貯玉米,也時常能看到祝順才忙碌的身影。
今年55歲的祝順才,曾是大灣鎮幸福村出了名的“懶漢”,村里人開玩笑說“他可以不吃不喝在床上躺三天”。被記者問及此事時,祝順才有些尷尬但也沒回避否認:以前手腳確實有些“重”,懶散不愿做事。
他還告訴記者,之所以不愿做事,“懶”是一方面,“找不到合適的事做”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文化程度低、右手有殘疾的他外出打工沒人要,在家種苞谷又掙不來錢。
近年來,大石頭合作社積極探索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通過“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方式,引導村集體、農戶以幫扶資金、基礎設施、土地、實物、技術等入股參建,按股分紅。
祝順才的轉變也由此開始。他把自家的3畝地入股給合作社種皇竹草,每年能得1500元,平時還給合作社打零工,忙的時候一個月能掙近2000元。“這活比種地輕松,還能現結工資,干起來得勁。”祝順才說。
“在這里做工的年紀最大的有70多歲,最小的也有50多歲,做一天能得80元。”合作社理事長謝正勛介紹,養牛場存欄肉牛有300余頭,皇竹草、青貯玉米有1700畝,今年預計能帶動6000余人次務工,通過分紅和務工可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31戶、891人增收。
記者采訪了解到,該合作社的“三變”發展模式,不僅讓村里的“懶漢”忙起來了,讓村里的老人有活干了,也盤活了村里原本產出不高的土地、廢棄的圈舍、閑散的資金等資源。
“沒想到自己的‘土技術’也能折價入股。”同是幸福村村民的謝輝曾學過獸醫,也在貴州省的六枝特區等地養殖場打過工,積累了不少經驗。大石頭合作社看中了他的優勢,將其技術折價1.2萬元入股,占股0.55%。“現在是干得越好分紅越多,自己給自己打工,責任大了,干勁也足了。”謝輝說。
近年來,貴州省六盤水市通過“三變”改革推動農村資源活化入股、資產量化入股、資金整合入股、產權流動入股,像祝順才、謝輝這樣入股增收的農戶不在少數。2019年,全市有31.33萬農戶實現戶均分紅1300余元,貧困戶戶均分紅達2340元。
六盤水市委“三變”改革辦公室主任何友座認為,“三變”改革放大了農戶狹隘的生產空間、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豐富了其創業方式、就業方式、增收方式,也推動了農村的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要素加快聚集并進入市場化配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