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10-08 08:45:10
新華社西安10月8日電(記者姚友明)位于陜西的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以下簡稱“西北院”)和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光機所”)近年來通過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模式,讓科研人員告別“冷板凳”,讓技術成果拼出“熱產業”,成功探索出一條轉化重要科技成果的捷徑,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作為我國首批242家轉制的科研院所之一,西北院轉制20年來,通過實行“三位一體、母體控股、股權激勵、資本運作”的創新發展模式,已從單一科研單位發展成為我國集科研、中試、產業“三位一體”的稀有金屬材料領域中的科技型“領頭羊”企業。
而光機所自2013年創建科技成果產業化創新平臺——中科創星以來,通過“拆除圍墻、開放辦所、專業孵化、創業生態”的創新發展模式,讓一批擁有高精尖原創技術的科研人員走上了成果轉化之路。截至目前,已先后孵化培育了348家企業,基金規模53億元,累計實現投資34億元。
在今年戰“疫”斗爭中,中科創星聯合創始人米磊與其早期孵化企業中科微影聯合研發出的“扎針神器”——血管成像儀就派上了用場。捐贈給多家湖北定點醫院的56臺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幫助醫護人員解決了在身穿厚重防護設備情況下給患者打針輸液的難題。
科研院所辦企業、闖市場也走過“彎路”。西北院2000年成立首家控股子公司——西部材料公司的時候,以整建制的方式劃出6個研究所、300多名科技人員,一度對研究院的科研工作產生影響。隨著孵化體系的成熟,此后再成立新的子公司時,西北院就只需派出少量團隊,比如成立資產規模比西部材料公司還大的西部超導公司時,西北院只派了7名技術骨干,既避免了讓“母體”傷筋動骨,又提高了成果轉化效率。
為解決科研人員在創業過程中的“硬件”痛點,光機所于2015年成立陜西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為初創硬科技企業提供價格昂貴、利用率不高但又必不可少的重資產設備。西安唐晶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龔平說:“得益于光機所搭建的這個平臺,我基本上是拎包入駐、拎包‘創業’,節省了1000萬元左右的購置設備資金。”
去年年底,西安高新區與光機所擬定一體化發展方案,提出把西安光機所打造成為西安高新區創新創業孵化的“發動機”,把西安高新區打造成為西安光機所創新模式推廣復制的“試驗田”,雙方決定成立硬科技創新研究院,打造年產值千億元規模的硬科技產業集團,共同放大“西光模式”效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