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
2020-10-10 19:59:10
作者:寇玉達(黑龍江省首批省級輔導員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黑龍江大學輔導員。本文系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重點項目“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研究”〔項目號18TZTSKW020〕的研究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帶來了巨大影響,催生了教育領域的很多變革,其中也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將這次疫情比作對高校思政工作的“大考”,那么網絡可以視為這場疫情阻擊戰中的一道重要“命題”,也是做好這張答卷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從實際來看,網絡不僅為保證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確保疫情防控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雙勝利”貢獻了巨大力量,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鍵對鍵”“屏對屏”的廣泛推行,為高校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按下了快進鍵。疫情防控常態化,做好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著重處理好三對關系。
新機遇與新考驗
疫情發生后,人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網絡的魅力和其帶來的便捷,網絡化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對高校來說,網絡的信息傳播特點和規律,有助于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尤其是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網絡對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影響已經實現全覆蓋,成為學生日常獲取社會信息的主要渠道和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場域,這也給高校開展網絡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的機遇。
但同時,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環境、空間、內容建設等方面迎來了新考驗。隨著網絡思政的內涵和外延不斷延展,網絡文化的多元性更強,而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全時段地融入,也給主流陣地建設帶來了潛在風險,增加了網絡思政育人效能的不確定性。因此,迫切需要加強輿論引導,把解決現實問題與思想問題結合起來,加大中國價值觀的國際傳播力度,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輿論環境。
供給側與需求側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只是理論問題,更是實踐問題。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如何,最終都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中。疫情防控常態化,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要求更加突出,需要高校不斷創新平臺,探索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載體,突破傳統工作思維和教育空間的壁壘,構建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獲得大學生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結合受教育對象的特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從需求側出發,不斷優化供給側,正確處理好學生驟然增長的網絡信息、網絡內容、網絡溝通需求,尤其針對疫情常態化下學生出現的心理情緒、思想觀念和價值追求等變化,要及時發現其中的新特點和新要求,聚焦問題,精準施策。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網絡思政的內容供給,除了與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精準對接之外,更要在大是大非和底線原則上筑牢師生健康監測的保護網,建立意識形態陣地防護墻,充分發揮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
網絡思維與網絡素養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說,迫切需要在網絡思維與網絡素養兩個維度持續推進能力建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時俱進、潤物無聲。
樹立網絡思維,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抓住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規律,把握學生的思維和心理特點,主動轉變方法,借助信息化手段,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用學生喜歡的話語體系進行交流,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內化于心。提升網絡素養,需要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動適應和潛心研究網絡傳播規律、大學生認知規律、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用新興技術手段,走進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情境和話語體系,著眼于當前國際國內復雜形勢充分認識、分析和研判,提升抵御和防范風險的能力,主動適應新媒體、新技術、新環境的變革,憑借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心理定力,利用網絡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講清國家政策,做好信息傳播路途上的把關人。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10日 11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