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習時報
2020-11-12 16:43:11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談談辯證法問題》是列寧為解決當時無產階級革命斗爭面臨新問題的迫切需要而寫,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獻。今天,我們重溫列寧的《談談辯證法問題》,依然能夠感受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真諦。
《談談辯證法問題》是列寧1915年流亡瑞士期間寫的一篇筆記式短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獻。出于解決當時無產階級革命斗爭面臨新問題的迫切需要,此文的寫作以辯證法為紅線回應當時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事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影響。這種理論回應時代需要的務實精神,對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對立統一是事物固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就是關于對立統一的學說,對立統一是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列寧在《談談辯證法問題》開篇就鮮明提出:“統一物之分為兩個部分以及對它的矛盾著的部分的認識,是辯證法的實質。”這是列寧對哲學史,特別是黑格爾唯心辯證法思想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結論。
為了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辯證法的正確性,列寧借助科學史來論證辯證法是客觀世界所固有的規律,而不是簡單拼湊一個一個具體實例的結論。他列舉了在數學中有正和負、力學中有作用和反作用,……在社會科學中,有階級斗爭。正是因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都存在對立著的兩個部分,由此可以得出對立統一不是主觀隨意滋生的,而是普遍客觀存在的。任何事物、過程都有既互相統一又互相斗爭的兩個對立面。列寧明確指出:“對立面的同一……就是承認(發現)自然界(括精神和社會都在內)的一切現象和過程具有矛盾著的、相互排斥的、對立的傾向。”
列寧把辯證法與唯物論結合起來,在繼承馬克思恩格斯唯物辯證法思想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系統闡述。這既是發展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理論需要,又是當時俄國革命的實踐需要。只有把辯證法置于唯物主義的堅實基礎之上使之成為一種科學世界觀,才能為無產階級正確認識當時復雜的革命形勢提供科學指導。
對立統一是認識事物“自己運動”的鑰匙
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斗爭中發展的。對立面的統一和斗爭是事物運動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是理解現存事物的“自己運動”的鑰匙。列寧認為,“要認識世界上一切過程的‘自己運動’、自生的發展和蓬勃的生活,就要把這些過程當做對立面的統一來認識。發展是對立面的‘斗爭’……發展是對立面的統一(統一物之分為兩個互相排斥的對立面以及它們之間的互相關聯)。”
對立面之統一就是指一致、同一、均勢,而不是指兩者在結構上統一于一物、一個過程。對立面的一致、同一、均勢,一方面指構成事物的對立面因同為一個事物、一個過程之中而相互聯系,另一方面指一方因另一方的存在才存在而相互對立。對立面的統一(一致、同一、均勢)是有條件的、暫時的、易逝的、相對的。對立面之間的對立是指對立面之間互相分離、互相排斥的性質和趨勢。對立面的“斗爭”是指相互排斥的對立面的斗爭是絕對的,正如發展、運動是絕對的一樣。事物相互排斥的對立面的斗爭是絕對的,統一是相對的。所以,事物總是處于運動變化之中。
事物內部或事物發展過程之中的兩個對立面因互相斗爭而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轉化,從而引起事物的變化發展。因此,對立統一也是理解事物“飛躍”、“漸進過程的中斷”、“向對立面的轉化”、舊東西的消滅和新東西的產生的鑰匙。
列寧在闡明了辯證法客觀上要求人們從對立統一來認識事物自身運動后,又通過比較兩種根本對立的發展觀來深刻闡述辯證法的本質特征。
這兩種發展觀一種是形而上學的發展觀,另一種就是辯證的發展觀。形而上學的發展觀認為“發展是減少和增加,是重復”,根本否認客觀矛盾的存在,到事物外部去尋找發展的動因,否認事物發展中的飛躍、轉化、中斷、質變。而辯證的發展觀認為發展是對立面的統一,注重從事物自身認識“自己”運動的源泉。從這里可以看出,是否承認對立統一(矛盾)是辯證的發展觀與形而上學的發展觀的分水嶺。
辯證法是批駁唯心主義的理論工具
哲學是時代的產物,產生于特定的時代,并回應時代的問題,具有強烈的指導作用。在當時的俄國,形而上學的發展觀表現為庸俗進化論,已成為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調和階級矛盾,鼓吹和平“長入”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因此,為了幫助人們認清這種錯誤思潮的危害,列寧從哲學根源上找到了辯證法這個理論工具來批駁它。
在列寧看來,唯心主義比形而上學的發展觀更為隱蔽,更為有害,還必須運用辯證法這個理論工具來分析其產生的根源,而當時的形而上學唯物觀難以完成這種批駁任務。
辯證法是客觀世界的規律,也是人類認識的規律。唯物辯證法和認識論是一致的。列寧在《談談辯證法問題》一文中明確提出辯證法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把辯證法應用于認識論,這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根本區別。他認為,“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辯證法應用于反映論,應用于認識的過程和發展”。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識論由于不懂得認識過程的辯證法,則把哲學唯心主義簡單稱為是一種胡說,這種對唯心主義的批駁是沒有說服力的。
與此相反,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則對哲學唯心主義采取科學分析的態度,認為它的出現不是偶然的,有著深刻的認識根源。在列寧看來,哲學唯心主義與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不一樣,它與辯證法一樣同樣承認事物的變化發展,但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于:唯心主義(主觀主義)看不到相對與絕對的辯證關系,認為相對就是相對,是排斥絕對的;而(客觀的)辯證法則認為相對和絕對也是相對的,相對中有絕對,絕對中有相對。因為在當時的俄國,以普列漢諾夫為代表的第二國際中的機會主義者就是利用折衷主義和詭辯論來冒充辯證法,這樣就很容易迷惑人。
為了批駁第二國際機會主義這種錯誤思潮,就要從理論上揭穿他們用折衷主義和詭辯論冒充辯證法的伎倆,從而與它們劃清界限。列寧深刻闡述了認識是螺旋式上升的曲線發展過程,人類認識的發展是充滿矛盾運動的辯證過程,進而在結合研究總結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揭示了唯心主義產生的根源。唯心主義就是因為把相對與絕對割裂開來,在個別中看不到一般,在一般中看不到個別。由此,列寧深刻指出,“直線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觀主義和主觀盲目性就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
結合人類認識的哲學史,列寧還指出了唯心主義產生的階級根源。“引到僧侶主義那里去(在那里統治階級的階級利益就會把它鞏固起來)”。哲學唯心主義不僅有著認識論根源,而且有著階級根源。唯心主義不是沒有根基的,只有認清了其背后的根源,人們才不會被蒙蔽和欺騙。
面對俄國革命的復雜形勢和艱巨任務,列寧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把辯證法應用于認識論,并用這種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觀察和分析事物,尖銳地批評了那些支持本國參戰的俄國社會民主黨的錯誤做法,提出“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旗幟鮮明地指出無產階級的前途和命運在于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廓清了當時一些無產階級思想中的迷霧,及時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了無產階級頭腦。在大是大非面前,正是因為列寧堅持運用辯證法這種正確的思想方法和科學的工作方法,揭露帝國主義的本質和特征,指導人民正確認識和處理帝國主義戰爭和革命的關系,為后來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礎。
列寧主張無產階級要運用唯物辯證法來認識當時俄國矛盾的尖銳性和復雜性,要堅持用發展而不是靜止、全面而不是片面、系統而不是零散、普遍聯系而不是孤立地觀察和分析面臨的各種矛盾,對各種矛盾要做到心中有數,準確把握客觀實際,同時又要認清矛盾的本質,真正掌握規律,找到解決矛盾的辦法。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今天,我們重溫列寧的《談談辯證法問題》,依然能夠感受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真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