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習時報
2020-12-17 16:20:12
融入世界現代化大潮,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繼而探索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現代化道路,是中國社會近現代以來的內在要求與應然趨勢。而在中國近現代以來存在與誕生的各種政治力量中,只有中國共產黨自覺地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立現代化的中國為使命,近百年來為之不懈奮斗。自覺的使命意識、高度的理想情懷、堅定的責任擔當、艱辛的實踐探索、輝煌的發展成就,充分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主體性,證明其不愧是一個典型的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中國的現代化由之也表現出非常明顯的政黨領導、使命驅動的特征。要想切實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把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新的規劃藍圖,就必須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對于中國現代化所發揮的領導作用以及作用發揮的實踐機制。這是中國現代化同其他國家現代化的根本區別之處,是理解中國現代化何以成功的關鍵。
現代化使命的自覺承擔
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王朝政治、軍閥政治都被證明根本無法承擔現代化使命,而在政黨政治的競爭中,中國共產黨最終以其先進性成功勝出,擔負起了歷史與人民賦予的使命。對于這一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具有高度的自覺意識,并將之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內在關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中國的現代化為條件,兩者實際上差不多是同一個歷史進程。這種自覺的使命意識不僅體現在黨的百年歷程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后持續的現代化探索中,而且體現在作為我們黨根本遵循的黨章中。在黨章總綱中,現代化是一個高頻詞和關鍵詞。總綱將推進現代化建設作為黨要實現的三大歷史任務之一,強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指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正是因為肩負艱巨使命,我們黨才能夠始終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強烈的憂患意識、清醒的底線思維、頑強的斗爭精神,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也才能一步步扎實推進,成就斐然。也正是基于這種自覺的使命意識,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才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重點研究了“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擘畫了中國現代化的新藍圖。一個成熟而具有卓越領導能力的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必將引領中國現代化在新的發展階段,順利開啟新征程,譜寫“兩大奇跡”新篇章,走出一條反映普遍規律、體現中國特色的成功之路,并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全新范本和選擇。
現代化環境的系統把握
要完成現代化的使命,首先需要對自身發展階段與國內外環境進行系統而辯證的分析把握,這涉及現代化推進的條件與出發點。我們黨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一貫注重對于形勢環境的分析,這次五中全會同樣如此。全會指出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中國實現了由以前“迎來戰略機遇期”“維護戰略機遇期”向“創造戰略機遇期”的轉變,中國自身的不斷發展就是中國創造的最大機遇,重要戰略機遇期由之也具有了較為明顯的內生性與可塑性。習近平總書記曾用三個“前所未有”來表達對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理解:“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新陳代謝和激烈競爭前所未有,全球治理體系與國際形勢變化的不適應、不對稱前所未有。”綜合來講,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清這兩個大局及其相互作用的態勢,有助于我們精準定位中國所處的歷史坐標與世界坐標,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五中全會強調,全黨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
現代化規劃的頂層設計
基于使命意識的形勢認知是為了更好地針對未來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在推進現代化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不斷總結經驗、深化認識、把握規律,體現出愈益科學的戰略規劃思維和不斷提升的頂層設計能力。其一,對于現代化戰略規劃的頂層設計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新中國成立后,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黨一直有制定五年規劃(計劃)、制定遠景目標的良好傳統,并且特別注重規劃(計劃)之間、遠景目標之間的有機銜接和與時俱進。這次全會通過的規劃《建議》就十分注重“十三五”規劃和“十四五”規劃之間的有機銜接和與時俱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之間的有機銜接和與時俱進、第一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與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有機銜接和與時俱進。這種有機銜接和與時俱進使得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在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領導下可以一代接著一代干、一棒接著一棒跑,久久為功、持續發力,而不像兩黨制或多黨制下的政黨之間不斷扯皮、彼此掣肘、相互否決,這是中國政黨制度的巨大優勢。其二,對于現代化戰略規劃的頂層設計要處理好中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系。在全面小康社會建成之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目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十四五”正是這一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建議》把“十四五”發展作為重點,同時對2035年遠景目標進行展望,將兩者統籌考慮、相互貫通,既夯實基礎,又著眼未來,有利于明確前進方向,增強戰略一致性,切實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其三,對于現代化戰略規劃的頂層設計要處理好戰略和戰術的關系問題。戰略明確原則、把握規律、突出關鍵、關注長遠。規劃《建議》中“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遵循原則、主要目標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都是在戰略層面提出的。但是戰略還必須通過具體的戰術來實現,所以規劃《建議》按照新發展理念的內涵來組織,分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內市場、深化改革、鄉村振興、區域發展、文化建設、綠色發展、對外開放、社會建設、安全發展、國防建設等12個部分對于“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作出工作部署和戰術安排。戰略和戰術相結合,才能制定出一個既高瞻遠矚,又務實管用的規劃建議。
現代化主體的強大合力
必須深刻認識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我們黨的歷史使命,但現代化的夢想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想,現代化事業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事業,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絕不是僅靠哪一個人、哪一部分人就能完成的,而是必須緊緊依靠整個民族和全體人民來實現,必須凝聚起整個民族和全體人民的智慧與力量。就這次五中全會而言,不論規劃《建議》的起草,還是規劃《建議》的落實,黨中央也都十分重視匯集各方面的智慧,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這次建議稿起草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堅持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習近平總書記就“十四五”規劃編制明確提出一系列要求,強調要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可以說,建議稿的起草過程是我國黨內民主和社會主義民主的生動實踐。建議稿最后也特別強調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特別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健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歷史使命需要通過黨的領導來實現,歷史偉業需要依靠全體人民來創造,只要全體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凝心聚力、同心同德、不懈奮斗,我們就一定能夠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現代化夢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