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0-12-23 16:52:12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二〇三五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為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總工程師王夏暉認為,當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綠色發展、生態文明成為時代最強音、主旋律。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國家到地方生態文明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我國生態環境在明顯改善。根據最新發布的數據,今年1-10月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1.8%,同比上升6.4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8%,同比下降2.4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好的水在增加,差的水在減少。
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11.8%。
到去年年底,已經建立保護地超過1.18萬個。很多珍稀物種、生態系統和瀕危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
王夏暉說,近些年,很多地區環境質量在好轉,生態在改善,這是老百姓能切實感受到的。當然,一些地區還存在黑臭水體、重污染天氣,治理過程還有反復,這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污染問題的發生不是一天形成的,環境的改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采取果斷、有效、系統的防控舉措,展現了中國在重大風險面前的強大應對能力,生態環保領域,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各項工作持續深入推進。這次十九屆五中全會充分肯定了這些成績,這為下一步“十四五”時期加快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還存在很多不足。大江大河水質好了,但一些小河溝、小水塘仍然需要治理,垃圾圍城、生態破壞、霧霾天等還時有發生。生態環境治理走到今天,就像一個人在斜坡上推動一塊大石頭,走到了一半的位置,不進則退,只能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經過長期的不斷總結和實踐發展,逐步形成了今天指導我們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根本指導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思想體系強調從歷史看興衰,看國家興亡、民族發展,而歷史證明,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我們要對生態環境倍加珍惜,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同時辯證指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在方法策略上,則強調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要按照系統工程的思路,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在宏觀視野上,倡導全民行動,全球共建清潔美麗家園。
王夏暉認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闡明了人與自然、發展與保護、環境與民生、自然生態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問題,為我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方法路徑,而且近些年在很多地區指導了當地的生態文明建設具體實踐,取得了矚目成果。我們應始終予以堅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