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1-02-25 15:04:02
一封“情書”承載著什么?從“紅色戀人”高君宇寫給石評梅的信中,可以讀到愛情和友情,更讀出他對革命事業忠貞不渝的“初心”。
“我是有兩個世界的:一個世界一切都是屬于你的,我是連靈魂都永禁的俘虜;在另一個世界里,我是不屬于你,更不屬于我自己,我只是歷史使命的走卒。”1924年,在上海赴廣州的船上,望著平靜的大海,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高君宇給戀人石評梅寫下了這樣一封信。
“我只是歷史使命的走卒”——高君宇故居紀念館負責人史錦明在這里工作了23年,不知給多少游客講過高君宇和石評梅的戀情,無數次思索這是怎樣高尚的“歷史使命”。
“他將革命與愛情分開,但又同樣愛得奮不顧身。他的另一個世界不屬于石評梅,也不屬于他自己,而屬于中國革命的偉大事業。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中國革命事業。這種思想和精神境界永遠不過時,啟發一代代年輕人對事業、學業、愛情等進行思考。”史錦明說。
1896年10月,高君宇出生在山西靜樂縣峰嶺底村(今屬婁煩縣)一戶有名望的人家。受父親影響,他思想活躍,贊成新生事物,向往革命。
十月革命的影響,五四運動的錘煉,使高君宇更加堅定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信念。1920年,他在李大釗的指導下和鄧中夏等人秘密發起組織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并于當年冬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高君宇是全國50余名黨員之一。
高君宇比石評梅大6歲。石評梅17歲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畢業后在一所中學任教,是進步女作家。
兩人初識是在一次山西同鄉會上。之后,他們談人生、談理想,高君宇還給石評梅修改詩句。
在山西博物院,可以看到高君宇寫給石評梅的11封信。部分信箋已泛黃,紅格豎欄間依舊散發著墨香。
石評梅在信中傾訴“說不出的悲哀”,高君宇回信寬慰她:“世界而使人有悲哀,這世界是要換過了;所以我就決心來擔我應負改造世界的責任了。這誠然是很大而煩難的工作,然而不這樣,悲哀是何時終了的呢?”
信尾他鼓勵石評梅:“愿你自信:你是很有力的,一切的不滿意將由你自己的力量破碎了!”
幾頁素箋,情意綿長。
1925年,高君宇因病離開人世,生命止步于29歲。石評梅在悲痛中寫下著名散文《墓畔哀歌》。
“假如我的眼淚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綴織成繞你玉頸的圍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顆一顆的紅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愛心。”
3年后,石評梅病逝,時年26歲。根據生前遺愿,親友們將她葬在高君宇墓旁。
在高君宇的墓碑上,刻著石評梅手書的碑記:“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閃電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這是他們革命青春的寫照。(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