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1-03-17 15:41:03
原標題:辭掉書記職務 轉行種子保護——一位種子搜集者的故事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貴陽3月17日電 題:辭掉書記職務 轉行種子保護——一位種子搜集者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羅羽
“少了我這個書記,還有人接替,而傳統農作物老品種正加速消亡,多了我一個種子搜集者,結果卻可能大不同。”回想起9年前的辭職,再看如今成績,49歲的楊正熙認為自己走對了路。
這些年來,楊正熙搜集了地方傳統豆類、薯類、稻類等農作物老品種種子210多種,其中稻種60多種;將地方傳統高稈芒粳、小麻紅米、胭脂紫米等進行規模化種植后,銷售額從2016年的兩三百萬元增長至2020年的1100余萬元,直接帶動820多戶村民走上致富路……
楊正熙出生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下洋洞村。作為村里的第一位大學生,自1994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在黎平先后擔任過縣國有楠竹林場副場長、縣林業局副局長、巖洞鎮鎮長及鎮黨委書記等職。
參加工作20年間,楊正熙目睹了農民的窮苦,無論是親戚朋友,還是地方群眾,經常向他借錢,“借錢買糧、借錢看病、借錢辦葬禮、借錢送娃上學……很多事全靠借錢維持。”擔任領導干部期間,他曾謀劃種植香料、中藥材等作物,主推結合當地生態打造有機稻米小鎮,以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卻因種種原因未能施行。
2007年當鎮長后,楊正熙結識了從中國社會科學院退休回鄉的文化學者鄧敏文,對方多次跟他談及傳統農作物老品種種子作為種子資源寶庫中的重要組成所蘊藏的巨大開發潛能,以及它們自身及其所伴隨的農耕文化不斷消亡的現狀,讓他萌生了“保種耕田”的“念頭”。
2012年,已升任巖洞鎮黨委書記的楊正熙不顧親友反對,辭掉書記一職,專注種子搜集“大業”。他在靠近縣城的八舟村打造了一個200多畝的種植基地,興建了一座種子博物館,將從各地搜集的種子分區種植、活化保存在這里。
種植老品種的群眾大多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往往住在交通不便的偏遠山村。隨著年事漸高、氣力漸減,他們恐將帶著傳統一同消逝。搶救種子,必須與時間賽跑。9年來,楊正熙跑遍了黎平及周邊從江、榕江、劍河、錦屏乃至廣西三江等地。
2014年4月,楊正熙偶遇一位肩挑稻子、準備去加工成米的農民。這位農民告訴他,這些稻谷曾是其父母的“定情信物”:年輕時父親擔著這稻谷到母親家提親,深得母親喜歡。母親嫁進家門后,每年耕種。2013年母親過世,家里留下這最后一批,打算不再續種。
利用保護下來這些稻谷,楊正熙生產出他的主打銷售產品--胭脂紫米。
搜集難,但藏種于民的活化保存更難。楊正熙介紹,老品種稻種,雖有其自身突出優點,如有的米煮出的飯香味濃郁、有的筋道可口,但相比雜交稻種,存在產量低、抗倒伏性差等“弱點”,要群眾穩定種植,必須依托可靠的收購渠道和合適的收購價格。
除在自家基地“保種”育種,楊正熙還特別優選出胭脂紫米稻、小麻紅米稻等數款稻種給群眾種植,并通過貸款等方式籌資,承諾以較高價格保底收購。
2014年,他在黎平縣的20多個村推廣種植水稻。2016年,為便于協調、管理,他將重心轉移到下洋洞村及其附近幾個村寨。村民們出資450萬元加入組建的合作社,通過打造2000多畝有機認證稻田、購買稻米加工設備、建設游客接待設施等,建立起牛、稻、魚、鴨共生共榮的傳統農耕生態系統,推動了鄉村農旅一體化發展。
“畝產谷子七八百斤,每斤收購價4元,打成米后每斤賣約13元,老百姓掙了錢,消費者得了實惠,我們活化保存了老品種種子,傳承了農耕文化,為探路鄉村振興點燃了一顆火種。”他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