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羊網
2021-04-26 10:17:04
金羊網訊:記者李慧詩、高方華報道:三河壩戰役遺址、“摧不垮打不掉”的紅色交通線、“點燃人民公安火種”的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作為廣東省唯一全域屬原中央蘇區范圍的地級市,梅州市紅色資源積淀深厚,眾多革命史跡星羅棋布。近年來,梅州市將紅色文化傳承與警史挖掘研究相融合,致力推動人民公安歷史的資源活化利用,創新成果迭出,為鍛造客都紅色警隊輸送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為此,4月24日,“勇于擔當·開放合作——全國重點網媒廣東行暨廣東高質量發展深調研”采訪調研團繼續在梅州市進行采訪,考察梅州傳承紅色歷史,鑄就忠誠警魂的最新成果。
憶往昔崢嶸歲月
紅色人民公安火種在此點燃
采訪調研團來到三河壩紀念園。立于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廣場入口左側的紅色字牌赫然在目,一座高15米、寬4米的烈士紀念碑靜靜矗立在筆枝尾山頂,“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碑”——由朱德親筆書寫的15個正楷鎏金大字蒼勁有力。站在三河壩戰役紀念館前俯瞰,梅江、汀江和梅潭河三水匯合,風光盡收眼底。在烽火戰爭的年代,三河壩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兵家的必爭之地。園內紀念館依山而建,設有三河壩戰役歷史陳列,館內游人如織,跟隨展館講解員的腳步,采訪調研團成員回顧了這一悲壯的戰役。
采訪調研團參觀三河壩紀念園 高方華 攝
三河壩紀念園外景 高方華 攝
“沒有三河壩戰役,就沒有井岡山會師”肖克將軍的評價濃縮概括了這次戰役的重要意義。1927年10月,朱德和25師與國民黨軍在三河壩展開了一場阻擊戰,這就是三河壩戰役。三河壩戰役重新點燃了大革命失敗后粵東地區的革命之火,使這一地區革命蓬勃發展,后來成為中央蘇區的一部分。
采訪調研團參觀在青溪中央紅色交通線上的棣萼樓 高方華 攝
隨后,采訪調研團來到了位于大埔青溪鎮汀江河畔的青溪交通線遺址。這是一條蘇區黨組織最早開辟的,也是全國唯一未被破壞的中央紅色交通線,同時也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經香港、汕頭到大埔青溪進入閩西蘇區的唯一交通線,曾護送周恩來、鄧小平、劉少奇、鄧穎超等200多名中國共產黨軍政要人和骨干到達中央蘇區,還為蘇區運送了一批軍用器材、物資、藥品和給養。據相關資料顯示,在80多年前,途徑廣東梅州大埔的中央紅色交通線,被稱為“摧不垮打不掉”的紅色交通線,是唯一一條未被敵人摧毀、沒有發生一起泄密事故的交通線,其中時任交通站站長的盧偉良為此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如今,位于青溪鎮的棣萼樓,昔日紅色交通線秘密倉庫,設有這段革命歷史的展陳,通過圖、文和實景還原等方式,講述那段崢嶸的革命歲月。
采訪調研團來到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根據現有的黨史、軍史、警史文獻史料考證,該地是“點燃人民公安火種”的地方,中國紅色政權首個公安局在此誕生。
采訪調研團在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上的合影 高方華 攝
據了解,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歷史陳列館的展陳,分為“槍響黎明,義軍南下”“擎炬八七,政治建警”“張舉紅旗,點燃火種”“浴血奮戰,捍衛政權”“公安先驅,首創范例”“紅色基因,薪火相傳”等六個部分,還展出南昌起義軍用品、茶陽暴動時農軍器械、政治警察用品、支援三河壩戰役用品等文物上百件。
梅州市公安文聯副主席兼秘書長、全國公安文聯警事文物收藏專委會理事羅雄向記者介紹道,近年來,梅州市公安局成立“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課題研究組”,邀請權威專家學者參與研究論證和實地考察,深入挖掘考證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的史實,組織多次研討,確認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作為“中共紅色政權首個公安局”和“點燃人民公安的火種”的歷史定位,總結提煉為“敢創為先、忠誠為魂、人民為上”的“三為”精神實質。
廣東省公安廳公安理論特約研究員,廣東警官學院治安系公安管理學教研室主任葉氫高度評價了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的歷史地位,她認為,大埔縣公安局的建立開創了人民公安的先河。它是正式以共產黨的領導、以人民為中心創建的人民公安,它開創了人民保衛工作,是人民公安的一座歷史豐碑。她進一步指出,依托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的相關史實,可進一步提煉“大埔精神”,其至少有三方面內涵,包括:堅持黨的絕對領導、依靠廣大人民群眾以及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大埔精神的提煉與弘揚,必將為梅州“平安之鄉”建設注入無盡的動力。
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內景 高方華 攝
當前,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成功掛牌為“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 和首批三個“廣東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近期,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的歷史研究,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羅雄表示,舊址的展覽內容,將會在近期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做出補充和修正。日后,將把舊址打造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供社會各界參觀學習和全國公安民警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看今朝百舸爭流
“楓橋派出所”梅州模式躍然成型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基本內涵。依托客家文化、紅色文化,探索“楓橋經驗”的梅州樣本,梅州公安干在實處,走在前列。2019年,梅州公安率先提出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開全省先河。其后,梅州公安通過一系列的舉措,深入探索打造“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梅州模式。
百侯派出所教導員劉萬涌介紹派出所情況 高方華 攝
百侯派出所是梅州公安探索打造“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梅州模式的一個縮影。作為大埔縣公安局首個“楓橋經驗”派出所,百侯派出所在推進楓橋式優秀派出所建設過程中,充分結合當地客家文化和民情實際,努力讓“紅色”、“古色”更添“警色”,促平安、強服務、增和諧,以傳統與智慧相結合的手段進一步構建更加緊密的警民關系,轄區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采訪調研團走進百侯派出所,派出所教導員劉萬涌向調研團講解了“涌哥調解工作室”的建設成果,他介紹道:“百侯常住人口只有3萬人,案件并不多,但是涉及到土地、家庭矛盾等糾紛時有發生,為此我們成立了‘涌哥調解工作室’,組織村里的鄉賢等組成45人義務調解員隊伍,及時化解糾紛在基層,我們的工作成效是明顯的,因為矛盾及時化解在基層,今年以來,民事轉刑事的案件為零,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
期間,調解室墻上的標語引起了采訪調研團的注意:“上梁唔正下梁歪,屋檐滴水冇差遲,孝親敬老占嘿福,子孫學樣報有時”,傳達的是為人父母要作子女表率,尊敬老人。“這是客家話諺語,我們試圖用最接地氣的語言,去跟群眾說明弘揚良好家風重要性,我們調解室的民警還會根據本地實際,把調解語編成順口溜或兒歌,讓其在村中傳播,以達到守護公序良俗的目的。”劉萬涌介紹道。
百侯派出所給采訪調研團成員之一,廣東警官學院法學博士后,治安系副教授李向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認為,“百侯派出所結合本土歷史文化、紅色資源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派出所,這點做得很好。另外,發揮“鄉賢”作用做好調解工作,對于我們探索鄉村基層治理模式,提供了新的視角”。
百侯鎮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民風淳樸,也是梅州市首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每一座古民居,都是眾多居民的情感紐帶,也是派出所做好治安防控的重中之重。“不少村民把家里的一些舊物扔掉,我們撿起來一看,發現不少是明清文物。因為鎮內文物資源豐富,所以此前鎮內文物販子非常活躍”劉萬涌介紹道。
為此,百侯派出所為此專門成立古民居保護工作站,通過調查摸底,對全鎮126座特色古民居進行一屋一冊登記管理,制訂專門制度開展“三定三巡”工作措施。根據“三定三巡”工作措施,派出所民警對古民居保護實行定責包干、定期走訪、定點安檢,同時聯合志愿者開展聯合巡查、夜間必巡和行業必巡,用心用情守護用心守護百姓的精神家園,“以前的我,對文物一竅不通,但是經過這么多年來的工作研究,我已經是半個文物鑒賞家了”,劉萬涌說。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年來,百侯鎮轄區未發現古民居被盜案件以及涉古民居建筑火災事故。
百侯派出所教導員劉萬涌接受記者采訪 高方華 攝
同時,百侯派出所“24小時自助警務服務區”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乘著智慧新警務的東風,百侯派出所更實現了鎮區和中心村視頻監控全覆蓋,“楓橋派出所”梅州模式在大埔這片紅色的熱土上躍然成型。
展未來任重道遠
深化“紅色工程”凝聚精神力量
如今,人民公安的“火種”在這篇紅土地上生生不息。近年來,近年來,梅州公安立足梅州全域屬原中央蘇區范圍的豐富紅色資源優勢,把傳承紅色基因、強化紅色教育擺在重要位置,讓紅色基因流淌在每個梅州民警的血脈里,公安隊伍的凝聚力與戰斗力明顯提升:2020年,梅州公安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颶風2020”專項行動、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以及公安派出所建設、“排雷2020”專項行動、“群眾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滿意度”等重要成績均位列全省第一。
卓越的成績背后,是梅州市公安久久為功,傳承紅色精神的成果。2021年,梅州市公安紅色文化資源活化工作將縱深推進,包括:制定了《梅州市公安機關鍛造客都公安紅色黨建品牌實施方案》,緊緊圍繞“紅色工程”重點工作,以開展梅州公安紅色黨建“一十百千”工程為載體,鍛造一個客都公安紅色警隊品牌,創建十個紅色標桿派出所,大力推進百個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通過開展千場主題黨日活動,加強全警黨性錘煉,提升隊伍政治思想素質,增強隊伍榮譽感、歸屬感和凝聚力、戰斗力。
座談會上專家發言 高方華 攝
羅雄表示,梅州市公安之所以致力挖掘整理警史、傳承紅色文化,是因為認識到思想信念對于警隊的重要性,只有夯實理想信念的根基,才能永葆人民警察的忠誠本色。為此,讓民警銘記光輝歷史,心靈得到洗禮,思想得到升華,黨性得到錘煉是梅州市公安建造系列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初心所在。他透露,目前將深入研究開國大將羅瑞卿在梅州的活動,并籌建羅瑞卿梅城戰役紀念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