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2021-04-26 15:52:04
杜堂村木蘭花鄉景區盛開的郁金香花海。圖片來源:木蘭花鄉景區供圖
中國網4月25日訊(記者 林伊人)近日,中國網記者跟隨“中國有約A Date with China”國際媒體主題采訪團來到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姚家集街杜堂村,探尋這里荒山變花海,實現鄉村振興的路徑。
杜堂村地處黃陂區北部丘陵地帶,土地貧瘠導致糧食產量低,過去這里的村民飽受貧困之苦,有些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保障。
2014年,國家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杜堂村成為建設試點。當地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一家企業建設木蘭花鄉景區。該景區于2017年正式開園,面積約2800畝,涵蓋杜堂村、柏葉村、北門村、崇杰村四個行政村,有村民1688戶6083人,其中貧困戶185戶465人。
企業興鄉荒地變花海
“這里之前種的是郁金香,最近換上了馬鞭草,”木蘭花鄉景區的工作人員指著一處花圃向記者介紹,繡球、玫瑰、月季、杜鵑……景區有高達兩百種鮮花,會根據季節特點栽種花卉,全年都有鮮花可賞。
與現在遍地鮮花的景象截然不同的是,在美麗鄉村建設前,杜堂村漫山遍野都是荒地,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絕大多數房屋閑置。景區通過大力實施“三鄉工程”,即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盤活了農村閑置資源,也帶動了村民脫貧致富。
木蘭花鄉景區商業街上,一家商戶在表演抻面。中國網記者 林伊人 攝
為了在發展過程中實現風險共擔、利潤共享,景區的商業街沒有向商戶收取租金,僅收取10%的營業收入。李詠球是景區隔壁李家樓村的村民,他在景區經營了一家小吃店。
李詠球告訴記者,得益于景區的優惠政策,一年至少能收入8萬元,“入駐時,景區給我免了商鋪租金,每個月還有保底分紅。這樣即使店鋪沒有生意,也不用擔心生活費了!”
景區建設以來,共流轉荒地近7000畝,村民共享了鄉村振興帶來的紅利。村民還可以將閑置房屋入股到合作社,獲得分紅。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聯合村民、村集體成立了杜堂旅游專業合作社,村民可以按照每平方1600元的評估價格將閑置房屋入股。比如100平方米的房屋,將16萬入股到合作社,每年都可以拿到10%的保底分紅,也就是16000元。”當時,農村的房屋收購價格僅為合作社收購價格的一半,每平方800元。
“合作社剛建立時,也有少數村民并不認可這種合作模式。但是通過實踐,老百姓看到了合作帶來的成效,現在所有人都很支持!”企業負責人說。
市民下鄉能人回鄉 帶動就業創業
羅麗莎、羅蘭和付志國是首批進駐木蘭花鄉景區的市民,三個人在景區共同經營了一家特色農家樂。合作社不僅為他們免費提供房屋,還包攬了裝修,他們只需帶著設備和團隊入駐就可以直接開業。
這家農家樂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共享廚房。三個合伙人都有各自的廚師,但在店內共享廚房,共用服務員,游客點了誰家的菜,誰家的廚師來掌勺。通過共享模式,商家可以節約很大的經營成本,游客也可以在一家店品嘗到三種不同的菜色。
木蘭花鄉景區內的民宿。中國網記者 林伊人 攝
景區中最火爆的合作模式是民宿。民宿的房屋由合作社提供,市民出資進行裝修,合作社每年按照每月20元每平米的價格支付市民保底租金,“大部分民宿的面積在150平方米左右,每月就是3000元,市民每年可以拿到36000元的保底租金。”企業負責人介紹。并且,市民享有民宿8年的使用權,期間可免費居住,空閑時可委托給景區經營管理,產生的收益按照市民51%、合作社49%進行分紅。
同時,景區會給下鄉的市民一份菜地,提供種菜或種花等配套服務,讓市民真正體驗田園生活。下鄉市民還可免除景區門票,在景區內享受消費優惠。
隨著木蘭花鄉景區的發展,杜堂村有越來越多的“能人”選擇了回到家鄉創業就業。記者了解到,這些“能人”中還有一位從湖南返鄉的大學生。回到杜堂村后,這位大學生做起了農村電商,在線上推廣當地村民自己種的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在幫助村民銷售農產品的同時,自己也能憑借服務費獲得收入,實現共贏。
記者了解到,景區建設以來,共解決當地勞動力就業超過1000人,人均年收入達到3萬元。開園以來,超過200名附近的村民成為了景區的員工,人均年收入超過3.2萬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