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
2021-05-31 16:29:05
原標題:“鐵穹”真能為以色列撐起“鐵傘”嗎
來源:新民晚報
近期巴以爆發大規模沖突,為反抗以色列鎮壓,加沙哈馬斯武裝向以境內密集發射火箭彈,以軍則動用“鐵穹”防御系統攔截,空中“電光火石”的場景立刻在網間刷屏。
官方稱成功率超高
“鐵穹”由雷達、計算機和發射裝置組成,雷達發現來襲火箭彈后,計算機算出落點,若對有價值目標形成威脅,發射裝置才開火攔截,據說攔截成功率達90%。《華盛頓郵報》稱,以軍在2014年圍攻加沙時投入9套“鐵穹”,攔截火箭彈735枚,成功率達92%。盡管此次哈馬斯射向以色列的火箭彈數量還未統計完,但以軍估計“鐵穹”已攔掉至少90%的來襲火箭彈。
加拿大布洛克大學軍事行動研究員阿姆斯特朗從另一個角度證明“鐵穹”保護以色列人的能力——2006年黎以戰爭期間,“鐵穹”尚在研發中,黎巴嫩真主黨射向以色列的火箭彈平均每枚會造成6.7起財產理賠案。到2012年(“鐵穹”剛服役一年),降至2.9。2014年降至1.2。以政府和民眾一度據此認定“鐵穹”堪比“鐵傘”,哪怕常與哈馬斯火箭彈襲擊為伴的以色列南部居民,也覺得“鐵穹”的“保險系數”高。
專家質疑數據摻水
但隨著此次“鐵穹”作戰畫面陸續披露,開始有人質疑其效能。“攔截彈的正常彈道是在來襲火箭彈以陡峭角度落向地面時與之迎面相撞,攔截彈的軌跡會很短,并且徑直向上。”美國武器專家勞埃德稱,如果攔截彈錯過最佳攔截點,只好去追火箭彈并從側面或后面爆炸,這時它的軌跡會變成一個個圓圈。美國《商業內幕》據此指出,戰區的夜空之所以璀璨無比,就因為太多的“鐵穹”攔截彈在追火箭彈,“出現了(如勞埃德描述的)失能現象,這意味著火箭彈哪怕在側面或后面被擊中,其彈頭通常也不會引爆,最終在落地時爆炸并造成破壞”。
《商業內幕》援引以色列防空作戰研究所學者本-巴魯克的話說,“鐵穹”的實際攔截率“只有30%-40%,極端情況下甚至低到10%”。美國西點軍校武器控制專業教授多西也認為以軍對“鐵穹”的宣傳有些“虛高”,一方面哈馬斯不斷改進火箭彈性能,另一方面“鐵穹”自身不像宣傳的那么“聰明”,“就在4月,它的計算機將機槍子彈誤判為火箭彈,指揮發射數枚攔截彈,浪費巨大”。
只靠武器難保平安
《商業內幕》指出,“鐵穹”存在兩大弱點。一是難以應對飽和攻擊,哈馬斯僅用普通炸藥和金屬桶就能造出大威力火箭彈,而且數量管夠,此次只發射1000多枚,就讓以軍手忙腳亂,況且一枚火箭彈成本才幾百美元,而一枚“鐵穹”攔截彈要8萬美元,“以色列根本負擔不起”。二是“鐵穹”居然對近程火箭彈無能為力,以陸軍退役準將米歇爾·赫爾佐格透露,“鐵穹”攔截20公里遠射程的火箭彈效率較高,卻對3公里以下射程的火箭彈無可奈何。
更讓人擔心的是,“鐵穹”可能威脅操作者的健康。以色列《新消息報》一項調查顯示,至少有10名年齡20至30歲之間的“鐵穹”操作員被診斷患上癌癥。前“鐵穹”的雷達操作員、現年31歲的約拿森·哈伊莫夫茲說,那個綽號“燒烤器”的雷達操作室輻射強度很高,“人只要靠近就會覺得身體發燒,就像在微波爐里的食物一樣”。但以軍沒給他們配備防輻射裝備,22歲退役時,醫生發現哈伊莫夫茲脖子上長了腫瘤。
美國《國家利益》稱,以色列實際在“鐵穹”研發上沒有投入太多資金,“‘鐵穹’是以色列和美國的合作項目,初始投資2.6億美元,美國以援助形式投入2.05億美元,后又追加10億美元以換取技術”。但美國的投資失敗了,美軍只買了兩套“鐵穹”就棄購了,原因是以色列只肯賣硬件設備,拒絕提供系統使用的源代碼,“意味著五角大樓無法將‘鐵穹’與本國防空反導體系融合,以色列人弄的東西就只能當雞肋了”。
于曉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